换工作,“80后”“90后”的常态
●汪金友 一个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到今年4月不到八年的时间里,在上海、南京、西安等地换了16份工作,平均每年跳槽两次。其中最多的一次干了三年,最少的一次只干了半个月。最后,这个叫小畅的小伙子衣食无着,流落街头。在家人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他又重新奔赴职场,并找到了一份月薪两千元的工作。 为此,有人在网上做了一份调查:“毕业这几年,你已经换了几份工作?”结果显示,80%以上的人,都曾经换过工作。50%以上的人,都有过三次以上的跳槽经历。换工作,已经成为“80后”和“90后”的一种常态,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情绪,而且影响着他们的进步和前途。 换工作的原因和理由,几乎大同小异。其一是收入低。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学历,同样是干八小时的工作,人家一个月拿四五千元,而自己却只有两千元甚至一千多元,谁受得了?其二是活太累。有些老板,把人当作机器。一天到晚,一会也不让你休息。其三是合不来。有的是和上司合不来,有的是和同事合不来。既然你看我不顺眼,我也看你不顺眼,何必在一个屋檐下怄气?其四是没前途。有些单位太小,没有任何上升空间。也有些是家族企业,你在这里干到退休,人家也依然把你当外人。其五是恋爱难。或者两地分离,或者缺少接触异性的机会,人能等,年龄却等不及。 每个有志青年,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眼看着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成人,所以当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几乎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摩拳擦掌。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给别人看看。有些人规划的更加详细,干什么样的工作,拿什么样的收入,买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子,找什么样的伴侣,过什么样的日子,若干年后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都有非常明确的目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志不强则智不达。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但理想和现实,总会有很大的差距。几年十几年后再看,不如意者,几乎是十之八九。想升官的没有升官,想发财的没有发财,想出人头地的没有出人头地。一些人的办法是承认现实,坚守已有的岗位,安心过普通人的生活。还一些人是寻找,不断的选择,再不断的放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个机会。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个不如一个。在这里不顺心,到那里更不如意。 由此我想起了《说苑》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天,斑鸠看到猫头鹰往东飞,就问:“你到哪里去?”猫头鹰回答:“我准备搬到东方去,因为西方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劝他说:“你还是改变一下自己的叫声吧。要不,搬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是啊,那些换过若干次工作的人,想没想过自己的“叫声”问题? 我非常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关键是怎么用,到哪里用。正如一首古诗中所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如果一头老牛和一匹骏马去赛跑,牛就没有丝毫胜算的可能。人生的关键,是理智的认识自己,准确的把握机会。 初出茅庐的时候,可以年轻气盛,可以好高骛远,可以意气用事,可以贪慕虚荣。但经过了几次尝试之后,就必须冷静下来。社会就是一座金字塔,上边的人是少数,下边的人是多数。行走在芸芸众生的行列里,很踏实,也很轻松。 |
关键词:换工作,跳槽,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