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借伞缘何成了素质陷阱
深圳地铁集团日前透露,免费借给乘客使用的红雨伞遭遇好借难还的尴尬。一年来共借给市民2000多把雨伞,只有70把还了回来。现在一些地铁站的红雨伞一把都没了。(5月8日《南方都市报》) 2000:70的借与还比例,很容易被视作诚信缺失的标识。另一方面,深圳地铁集团自行配备的需要缴纳50元押金的地铁伞,归还率则至少有90%,两相对比,更容易反衬出公众诚信意识的缺失。 不过,诚信其实是需要条件的。就免费借伞而言,那么多不还的,未必仅仅是诚信的缺失。免费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容易长记性,记不记得还,或者记起来时方不方便还,对结果影响很大。现实中不少的人从家里打伞出去,有去无回都是常事,而且地铁站免费借伞与还伞,大抵都要在地铁站点完成,便利性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潜在氛围的无形影响,或者说是集体无意识,事实上更容易滋生出付诸行动的惰性。 押金式的便民服务,更能说明问题,押金一方面是制约手段,另一方面则是记性的强化剂。所以,借伞不还并非刻意的占便宜,不是自己的东西而不取,终究还是很多人的底线。否则,经常见诸媒体无人售馍、无人售报,甚至无人卖肉的故例,又何以被当成诚信标本? 公民素质是多元话题,单纯靠公民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单方自律是不够的。在公共社会不设底线,不仅不利于素质培养,反而会给社会造成不必要伤害。例子几乎随手可举,如去年广东江门市免费派发10000盆市花,2000包花肥,遭遇市民哄抢;今年1月8日,河南郑州一个母婴用品网店店主,为援助脑瘫双胞胎的妈妈,拿出5万多元衣物1元起义卖,这些衣服近乎遭哄抢。 诸如此类,规则制定缺少设防的底线,尤其是在可以预料的风险中,没有予以有效规避,结果是把好事办砸了,还放大了人性之恶。“免费借伞”就是无意识的“素质陷阱”,社会秩序要靠规则兜起底线,不能轻易用社会秩序来考验素质的成色。(房清江) |
关键词:深圳地铁,免费借伞,公民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