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专题库

“公交文明”如何掀起“蝴蝶效应”正能量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3-05-03 10:07: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段时间,关于公交车的话题不断被热议。如乘客之间因争座发生的“闹剧”,一小伙不让座被狠抽5个“大嘴巴”,农民工兄弟好心让座没人领情并遭挖苦,中学生“集体不让座”漠视老大爷在身边;七旬老人“要座”不成直接坐乘客腿上等;乘客与司机、售票员的“冲突”也不断:一男子酒后乘公交车,因没听见报站就殴打女司机,一男子因公交司机未开前门对其殴打,司机因劝两乘客足额投币被捅七刀成重伤,一乘客为3元零钱先殴打公交司机,随后被司机捅伤。

  公交车上的一系列的“闹剧”、“冲突”、“血案”,起因无非就是芝麻小事,就是为购票、报站、停车、开门等产生“摩擦”,但当事人双方不能理性文明处理,最终酿成一桩桩“悲剧”。或许车厢里的小片段就是大社会中某些行为的缩影,从这些不良行为中,或许让人们读到其背后的“文章”,文明行为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这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偶然,但从偶然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来看,偶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必然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来表现,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笔者认为,当局部的大量不文明行为不断发生、固化后表现出的就是整体的不文明形态,这其实是不文明行为引发的“蝴蝶效应”负能量的堆积;反之,当文明行为不断“叠加”,就会带来“蝴蝶效应”正能量的聚集,构筑起整体文明的大环境。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更要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公交文明”是局部,全社会文明是整体,如何让“公交文明”不断发展、壮大、汇聚成全社会的整体文明,需要一种连锁反应机制,“蝴蝶效应”可以充当此类机制,成为文明激发的“动力源”,文明汇聚的“催化剂”、文明持续的“加油站”。

  著名的思想家陶行知曾指出,“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这深刻揭示出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要想形成“蝴蝶效应”的“大文明”,首先要在局部范围内实现“小文明”。文明行为的内涵实质其实不分大小,这里的“大小”是指发生文明的地点、范围、区域等。文明是个大概念,听起来很抽象、很空泛。如何让文明具体化、实在化、有形化。笔者认为,最管用、最实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个人做起,尤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从概念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模糊到实在,从空泛到具体。

  鲁迅先生曾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的事,就是为此”。人是文明行为的实践者、裁决者、更是传播者。在生活中,大多数事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体表现就是难以预料、无法控制和大部分只能“被动”接受,但文明之举不同,只要你愿意马上就能实现,很容易做到“我的文明我做主”。如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主动让个座,司机、售票员“多点微笑,说声你好”,乘客不要再为是否逃票而纠结,不要再为被人无意踩脚而郁闷,不要随地吐痰或大声喧哗,更不能顺手牵羊的带走安全锤,等等。文明之事始于不在意的“小事”,当小事被忽略就意味着文明行为被遗忘、被抛弃、被践踏。

  “公交文明”就是每个乘客文明行为的“合力”。公交车是民众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乘坐者也是各行各业、涵盖广泛。若乘客都做到文明乘车,文明之风就会形成,并以网络传播的速度向社会各领域渗透。文明要求人们多点理性、多份尊重、多些包容。多点理性就会多些理解少些戾气,多份尊重就会多些平和少些摩擦,多些包容就会多些豁达少些暴力。试想,一个能在公交车上拥有文明行为的人,他(她)或许能把文明带进单位、商店、饭馆、医院、电梯、火车、飞机,甚至厕所等公共场所,个体的文明行为可以被效仿、被传递、被放大,会影响一定范围内的人和事,掀起“蝴蝶效应”巨大“正能量”。

  天下大事从大处著眼,小处入手。文明大事要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抓起,文明也需要以点带面,层级推进,区域融合、整体统筹。让身边的文明之风掀起“蝴蝶效应”,推动文明“多米诺骨牌”,从“个体文明”发展成“公交文明”,连锁反应出“学校文明”、“医院文明”、“窗口文明”等大量的“地点文明”,随后上升为“教育文明”、“卫生文明”、“政府文明”、“官场文明”等更大范围的“区域文明”,最终汇集壮大成社会的“整体文明”。让文明的心态成为社会的一种认同、一种遵守、一种常态,让文明的行为成为民众的一种自律,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关键词:正能量,公交,文明

责任编辑:郑风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