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画里有话

短篇小说,藏锋到几时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9 09:1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漫画徐鹏飞

  鲁迅在《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序言中说过:“一时代的纪念碑底的文章,文坛上不常有;即有之,也什九是大部的著作。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这段话切中了一般人心目中对“大作品”的认识,即长度决定分量。今天,在人人都谋求拿出“扛鼎之作”的途中,短篇小说自然很难入人们的法眼。加之图书市场本身的规律,一个人的作品集在影响力和传播力上远不及一部专门的厚重长篇,出版机会、改编机会大都集中在长篇小说上面,短篇受人冷落就成情理之中的事情。近十多年来,似乎只有长篇小说可以和一个作家的名字紧密相联,短篇小说只是证明一个作家还在持续创作的“旁证”。短篇小说几乎成了成名作家长篇创作之余的“小夜曲”,或是初入文坛的青年作家的“练习场”,短篇小说在文学史上曾经占有的重要地位很难再现。短篇小说拥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体现出的作家创作艺术纯熟度,很少再有人津津乐道。

  为什么生活节奏快了,阅读时间少了,但短篇小说却没有乘势而上并成为更加受人关注的文体?实际上,我们失去的不是阅读的时间,而是欣赏的耐心,“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是短篇小说特有的艺术特征,然而这种特征似乎并不能引来更多人的追踪,反而成了被疏漏的原因。尽管如此,短篇小说在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作家心目中,仍然具有崇高地位,短篇小说也是支撑文学刊物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文体。今天,短篇小说可能很难再有“五四”新文学时期、新时期文学初期那样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但它在平静中继续繁盛,依然是文学领域里作品数量最多、参与作家最广泛、发表频率最高的小说体裁。短篇小说不乏优秀之作,更需要人们发现的眼光和欣赏的耐心。

  新世纪十多年来,中国短篇小说通过刊物发表、评家推荐、评奖评选、结集出版等途径,不断地涌向读者眼前。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说家在创作上渐趋成熟的印迹,读出他对艺术的尊重、细节的追求、机巧的琢磨、故事的裁剪、情感的控制,以及语言风格、地域风情和小中见大的寓意内涵。在短篇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大时代中细微的生活点滴,以及这些点滴闪烁着的时代大潮的光影。一个作家的美学抱负和文学理想,并不一定非得通过体量庞大的作品才能得到证明,他的执着追求和天赋才华,或许正更集中地体现在短篇小说中。各类文学评奖中,短篇小说也同样得到奖掖的机会。

  从“五四”到新时期,举凡历史的巨变、社会的转折期,文学总是担当着推动社会思潮的先锋作用,短篇小说又总是其中的“急先锋”,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今天的中国,人们的生活五光十色,内心世界丰富多样,观念意识复杂多异。特别是人们获得人间世象的渠道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便捷。短篇小说可以开掘的题材、可以表现的对象实在太多太多,提供新意反倒愈加困难。小说家们都在努力做出自己的独特表达。但我们也应看到,小说创作离人们对生活之谜揭示的要求还有距离。比如,农民工进城是近年来小说创作特别是短篇小说创作中相对集中的题材。但这些作品大多不离开表达两种主题:农民工进城后遇到的生存困难,城乡人之间观念上的冲突和被歧视的遭遇;农民工进城后情感生活的缺失,两个男女农民工之间的感情碰撞,在“同居”生活中互相获得精神上的“取暖”。最后,又黯然分手,各自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中。这种题材处理和主题表达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化倾向。故事的新意、作家独特的发现、情节的精妙很难显现出来。值得欣慰的是,不少颇具才华的青年作家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作家也没有放弃短篇小说创作。短篇佳作不断涌现,短篇小说正在迎来一个值得期待的明天。中国短篇小说一定会在日益多样的文学格局中,在文学创作、传播的途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品格和艺术价值。依然如鲁迅所说:“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的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我们期望,这样的“注重”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关键词:短篇小说,农民工,文学创作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