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

对“中国式过马路”执法的难处在哪里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19 07:3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各地都在想办法。近日杭州出新招,采用现场曝光升级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譬如杭州体育路与保淑路口,一侧竖立着一块醒目的屏幕,屏幕边是一架DV机。交管部门用DV机记录不文明交通行为,并现场传输到大屏幕上,如果有谁闯红灯,就会“上镜”。

  继北京对“中国式过马路”高调宣战之后,立即引来全社会关注,杭州以这种“无伤大雅”的形式开展执法工作,是新招、实招,还是花架子?尽管消息披露之后,媒体和网络上颇多质疑,实际治理效果也有待观察,但至少其用心可谓良苦。我们不禁想问,当“中国式过马路”遭遇“中国式执法”,难处在哪里?

  就杭州治理模式而言,“上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想以道德谴责作为行人转变习惯的外在压力,姑且不论效果能不能长久,就当下情况而言,这也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动作,治标不治本:如果当事人脸皮厚,抱着没人认识的心态,那这样的“羞辱式”治理也不过是不痛不痒的处罚;再者,当大家都“上镜”了,那“不好意思”的心理带来的“改错”效应也会渐渐边缘化。

  从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自3月起开始重拳整治行人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截至目前,已有上万行人因此被罚,不可否认,通过电视屏幕现场曝光的方式,不仅解决了交警取证难的问题,对行人也起到了更好的警示作用。但是交警执法难,纠正陋习更难,治理的过程中,有人表示不服。有人耍赖,甚至出现多起不愿被罚款而打骂交警的事件,这些连带问题不可忽视。

  面对“中国式过马路”执法难的问题,要从“源头”解决。一方面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增强人们对新规则的认同感;一方面要合理分配路权,让机动车给行人让出更多时间,减少车辆和行人的冲突矛盾;还有就是要维护规则权威,该罚就罚,该管就管,多管齐下,步入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转变生活陋习,让文明新风吹进美丽中国。(蔡其言)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罚款,执法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