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人生智慧

“第一书记”最愁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2013-04-15 08:25:1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意识更强烈,风险保障的需求更迫切;适度规模经营也为保险公司创新经营模式提供了新机遇

  前不久去山东临沂采访,在一个村子里见到了从城里机关来这个贫困村定点帮扶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刘向阳。见面时,老刘正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蹲在大棚里侍弄草莓。阳光下,老刘一张脸晒得黑红,乍一看与普通农民没啥两样。

  同行的农业局长介绍说,老刘来村里这两年干了不少实事,最大的成果就是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建起60个大棚,发展起草莓产业。老刘憨憨一笑,打开话匣子。村民们以前没种过草莓,大棚投资又大,不敢尝试,他就把自己在城里的住房抵押给银行,再加上从亲戚朋友处借的钱,作为启动资金建起了几十个大棚,村民们只要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就行。

  技术方面,专门从寿光等地聘请了两个技术员指导;市场渠道也不愁,日本、以色列的外商专门来这儿考察了地理环境,非常认可,产品一部分出口,一部分批发鲜食,还有一部分用作深加工。村里人现在的干劲可足了!

  发展得这么好,老刘还有啥烦心事?随口问的一句话,却触动了老刘的心事。老刘说,最发愁的就是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可相应的农业保险又上不了,损失只能自己咬牙承担。这两年,水灾、火灾、风灾,都让老刘碰上了。去年夏天的暴雨、台风,一下子淹了20个大棚,套种的西瓜当季绝收;今年春天的大风,又刮坏了2个大棚,刚挂果的草莓全毁了。

  老刘的遭遇绝非个例。农业在我国属于高风险、低效益的弱质产业,大多数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的自然灾害又呈偏重发生态势,旱灾、暴雨、台风、雨雪冰冻、病虫害等频繁光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灾损失粮食约为1000亿斤。

  然而,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保障品种少,灾害补偿水平比较低,多数农业保险公司只涉足有财政补贴的领域。即使在一些知名的蔬菜主产区,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跟不上,保险公司独立承担风险能力不足,也难以提供某些品种的蔬菜保险;水产养殖类保险也仅在小范围试验,不少农民投保无门。

  今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相比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大,保险意识更强烈,风险保障需求更迫切。同时,它们的适度规模经营也为保险公司创新经营模式、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也需要各类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组织的市场化、商业化运营。针对投保主体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尤其是要涵盖对农民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优势经济作物。保障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才能保住农业发展的根本。

  令人欣喜的是,《农业保险条例》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有了法律层面的保障,相信终有一天,老刘们不再为此而发愁。

关键词:书记,保险公司,财政补贴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