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要防“滑扣”
最近,听几位在县乡工作的亲友大诉苦衷说,基层工作现在越来越难做,群众时常不配合,干起工作来很怵头,感到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不可否认,这种现象在基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如何改进。实际上这依然涉及到如何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 群众为什么不配合,不听“招呼”?因为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入扣”或“滑了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的见识广了,眼界宽了,政策水平高了,说话有板有眼了,挑干部的毛病准当了。而有些干部却依然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满足于大喇叭上喊喊、拿着文件念念,话说不到百姓心里,事办不到百姓眼里,“老黄历”对不上“新日子”,“旧螺丝”拧不进“新扣眼”,自然就会出现“两张皮”,群众不买账,也不听“招呼”。对此,不能埋怨群众,实际上是干部自身“落伍”了。 新形势、新任务对群众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对新环境,怵头没有用,关键是找到做好群众工作的新办法。 新办法从哪里来?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出来,关键是沉下去与群众打成一片、融在一起。有个故事很有嚼头儿,有个大企业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生产线上常有空盒子流过。于是厂长花了200万元,采用了机械、微电子、X射线探测等技术,终于设计出自动分拣系统,机械手会自动拣出空盒。而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生产线,出现了同样问题。老板让工人想办法,结果工人花90元买回一个大电扇放在生产线旁,只要有空盒子经过便被吹走。实践告诉我们,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锦囊计”就在群众中,就看你能不能、会不会去挖掘。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了,各种好办法就会接连不断涌现出来。 群众工作不“滑扣”,最重要的是干部的思想和感情不“滑扣”。在联系群众上,敷衍应付行不通,需要的是真心真情真干事。干部思想和感情“滑了扣”,工作上就会与群众“不入扣”,更别说“拧得进”、“拧得紧”。 听一位到贫困村下乡帮扶的工作队长说,他们在帮扶村住了一年时间,天天走门入户听意见、问困难、寻计策。因地制宜修了路,建起了苗圃、村办公室、活动室、文化广场、沼气池,还购置了压缩机,就地取材把玉米秸压成小木块,解决了村民冬季取暖与环保的老大难问题等。工作队撤离时,全体村民含泪挽留,干群依依不舍。若拿出这样的感情与劲头,还愁群众“不听招呼”? 干部不能抱怨群众,群众工作做不好,恰恰是干部因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得体造成的。感情决定效果,态度决定办法。群众非常通情达理,改一改官僚作风,干群鱼水相依,密切联系群众自然水到渠成。 联系群众不是个轻松的事,干部若是不去费心费力,绝无可能把这件事做好。只有干部不轻松,才会换来群众的更轻松更舒服更满意。也只有如此,党的根基才会牢固,血脉才会畅通,力量才会强大。(劳骥)
|
关键词:群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