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河北纸媒

公布权威“三公”数据才是最好的辟谣

http://www.hebei.com.cn 2013-03-27 09:1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日前,有学者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研讨会上表示,近几年的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相当于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0%。相关报道引发舆论热议,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此辟谣称,“9000亿”这个数据没有可靠的出处,准确性和真实性都有待确认。(3月26日《潇湘晨报》)“三公消费9000亿”之说激起舆论狂澜,一点也不意外。各种名目的三公消费,早已在社会上蓄积了不少民怨,9000亿元这个天文数字尽管不一定准确,但它为公众发泄情绪提供了一个靶子。财政部有关人士对传闻予以辟谣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仅有语焉不详的辟谣,显然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其实,应对各种版本的三公消费传闻,最靠谱的辟谣方式,莫过于尽快公布权威的“三公”数据。

  检索媒体报道,对于“三公消费规模几何”这个问题,答案有多个版本。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青年报》援引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刘光复的话,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的费用达2000多亿元;《瞭望》周刊曾有一篇报道,称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花销高达3700亿元;而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版本是——— 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干部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传闻中的数字,都不是官方认可的版本,有些甚至只是个别学者的估算,准确性确实有待印证;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些看上去有些“惊悚”的传闻,能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关键原因在于,公众一直都只知道三公消费乱象丛生,却无法知晓真实的“三公”数据到底有多大规模。正因如此,只要无法拿出权威的官方数据,无论有关部门怎么辟谣,都不可能真正让公众信服。

  其实从技术上讲,给三公消费“摸底”,不应成为一道无解的难题。在现行的财政预算体制下,无论是公款吃喝、公务用车还是公费出国,每一笔钱都是“记录在案”的,只要有管理好“三公”的决心,掌握详细的数据应该不难。更何况,由中央统一部署的公开三公数据的行动,从2011年至今已有两三年时间,已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摸石头”的工作已经做了不少,是时候该“过河”了。

  当然,尽快摸清准确而权威的“三公”数据,并在最大限度上向公众公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辟谣”,而是为治理“三公”乱象、缩减“三公”规模打好基础。毕竟,如果连每年的“三公”消费规模到底有多大都弄不清楚,缩减“三公”支出就会是一句空话;如果连“三公”清单都难以看到,大家也就无法判断每一笔“三公”支出是否花得合法合规,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则更将无从谈起。

  公众热衷于各种“三公”传闻,实质上是希望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能够落地,有关部门仅以表态性的辞令来回应民意,势必难以让大家满意。现如今,民间社会有共识,中央高层有要求,治理“三公”已是大势所趋。而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让准确的“三公”数据充分地晒在阳光下,而不是只出现在传闻中。(汤嘉琛)

关键词:三公消费,总额,9000亿元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