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社会民生

花钱和还钱都是独立成人的重要一课

来源: 武汉晚报 作者: 2013-03-19 11:27: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昨日《武汉晚报》刊载了一封大学生的来信,说因为给女朋友买iphone5手机,首付2000元,贷款一年,这个月花钱控制不够,所以3月份还不上,他害怕影响今后的信用记录。

  看到这封信的成年人,大约都会注意一下今天的日期,看看这个焦虑的年轻人还有多少时间来逃脱“信用不良”的深渊。

  这大约也就是为人父母者的心情。报纸上说,大学生的父母已经帮他还了钱,但是,我不知道父母还的“余额”是哪一部分:仅是3月份的按揭,还是一年剩下的全部贷款?我以为这是这个事件的问题所重。

  很多人指责大学生消费能力低还去买苹果手机是攀比,是爱慕虚荣;用iPhone5讨女友欢心的爱情也太铜臭味。所以,这个大学生基本上是个负面典型。而武汉大学生背债买“苹果”大约有2万多人,这些人就算不是坏学生,也是不节俭,无主见,不孝顺,有“坏的可能”的学生吧。

  大学生都是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一个自主的人,是贷款买iPhone,还是挤钱做慈善,都有支配的自由。当然,有些行为是有高下的,比如资助贫困学子当然比贷款买iPhone更高尚。但同在消费领域,买水果未必就比买iPhone更值得称赞,而且有些购物情结旁人很难理解,爱情就更不用说。20出头的年纪,跟风是正常的,做出旁人惊讶的事也符合年龄特征。就理财上说,会使用贷款的大学生,视野会更开阔。比如这个写信的大学生,就已经担心到今后的信用记录。

  真正的问题出在后面。写信的学生2月贷款,3月就还不上,这种理财技巧和消费思路着实让人着急。“用狠了”也行,你能不能挣到钱呢?想什么法子赚到小钱来还贷,而不是向报社和父母告怯?

  再则,把催款单“体贴”的寄给家里的贷款公司,我认为真不地道。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大姑娘了,有本事贷,就有本事接催款单,别让父母接着还——同学知道?正好,就是要这压力。所以公司不是“体贴”,要的是钱到账,寄到家里,还款效率最高。

  我们常常埋怨年轻的孩子们独立性不够,也总怪年轻人“啃老”,其实,那是因为大人一直未放弃哺乳的姿势。催款单寄来了,能够狠下心不替他还的父母有几个?社会上“信用记录”公平登记使用的有几家?还有,能够鼓励年轻人不断尝试打工、奋斗、创业的机会有多少?

  没有年轻人的莽撞,就没有有活力的未来。遗憾的是,父母不敢给年轻人莽撞,因此他们也就难以学会怎样去对莽撞负责。(鲁珊)

关键词:独立,成人,大学生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