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老龄化”的另一个视角
近日,有学者在“科学网”发表博文《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指出以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界最高精英“老龄化太严重”。据统计,现任两院院士年龄主要集中在70—89岁之间,而40—49岁年龄段的院士比例非常低。一时间,关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已成“敬老院”之说引发社会关注和争议。笔者认为,院士“老龄化”属正常现象,与其纠结于院士的年龄问题,不如思考怎样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建立更优的科技制度,让“院士”回归荣誉称号的本原,让更多年轻科研人员有机会崭露头角和独当一面。 “院士”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荣誉称号的色彩,侧重于对科研工作者过去成绩的褒奖。而许多研究成果究竟对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起了多大的作用,需要时间来检验,这个时间可能长达十几、二十几年甚至更久。且由于特定历史原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次院士增选中,院士年龄普遍较大。所以如今的院士“老龄化”也是自然。以另一项荣誉称号——诺贝尔奖为例,有学者做过统计,截至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54岁,化学奖得主平均年龄57岁,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平均年龄57岁,而诺奖得主取得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龄却在37岁左右。科学家在七八十岁得诺奖并不稀奇,2007年经济学奖得主莱昂尼德·赫维奇获奖时已是90岁高龄。 院士“老龄化”不是个问题,然而科技精英老龄化就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了。时下的状况是,“院士”不只是荣誉称号,而是与许多个人利益、单位利益捆绑在一起。有了“院士”头衔,院士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在学术资源占有和分配上便有了“特权”。而院士又是终身制的,所以这份“特权”将可以享用很长时间。所以,才会出现许多“双聘院士”、“共享院士”,各个单位争聘院士,并不指望其带领科研人员攻关,而是更看重“院士”这个头衔,可以为自己单位争得更多机会和利益。随着年龄增长,院士总会从“当下”的科学精英,变为“曾经”的科学精英,表现在创新能力渐渐弱化,工作效率渐渐降低,这是自然规律。也有不少院士承担了许多管理和行政工作,难以全身心扑在科研第一线。已故的王选院士曾经在演讲中这样说过,“我现在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在当前就是权威,是代表,现在把我看成权威,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脱离第一线5年,怎么可能是权威?……人们把我看成权威,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在笔者看来,这番话对于“院士”和“权威”作了非常精到的描述。 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术管理、设计科技制度时需要尊重“时态”,尊重规律和现实。“院士”称号如果与过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那么无论对于年老院士还是年轻院士,都是不能承受之重,甚至可能阻碍科研创新和进步。该让荣誉回归为荣誉,同时创造条件让更多默默无闻、创新能力勃发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有机会冒尖,有机会以课题负责人的身份挑大梁,这才是最重要的。(徐敏) |
关键词:院士,老龄化,科技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