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频频闹出笑话是谁的尴尬?
昨天中午11点47分,于丹发布微博:“某年,张大千家乡遭遇大风暴,众人皆紧闭门窗,唯大师将宅子前后门打开。暴风过境,各家多有损毁,唯大师家完好无缺。有些字画虽受潮浸湿,大师用水将其全部润湿后熨平,完好如初。后有人请教奥妙,大师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世间诸事,敞开心扉,顺其自然’!”有网友觉得眼熟,通过查阅金庸原著证实,于丹微博中张大千的这句“哲理名言”出自《倚天屠龙记》。(2月19日《现代快报》) 名人是人不是神。央视《百家讲坛》这个平台有着亿万观众,出点小差错虽说不应该,但也不用大惊小怪。事实上,《百家讲坛》主讲人多次被纠错。主讲人阎崇年就曾因为承诺“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身陷“悬赏门”,山西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副教授白平称,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有420处错误,要求阎崇年支付奖金42万元,并闹上了法庭。钱文忠教授、王立群教授、孔庆东教授等《百家讲坛》大牌主讲人都被观众纠过错。 背靠央视《百家讲坛》,包括易中天、纪连海、鲍鹏山等在内的一批文化名人相继走红。于丹教授以其清新的形象,不俗的授课技巧,将晦涩难懂的《论语》讲得绘声绘色,赢得了大把的粉丝,喜欢她的人真不少。观众喜欢于丹不代表她完美无缺。我的印象中,于丹教授闹笑话已经不是第一次。《于丹〈论语〉心得》出版后,就曾被挑出多处硬伤。比如,多次将楚国都城“郢都”误为“颖都”。 文化名人借助《百家讲坛》甚至出书解读经典,对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解读经典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解读不能误读,否则会误人子弟。现在,文化名人不断闹出笑话来,尴尬的不只是文化名人。作为文化传播机构还有广大公众,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们是不是有些集体浮躁? “术业有专攻”。作为文化名人,有自己擅长的专业,也有自己不懂的领域。然而,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的火爆,各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讲坛”和“讲堂”,有以地名命名的“讲坛”,也有以行业命名的“讲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五花八门的“讲坛”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学术明星呈现供不应求之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的出场费,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学术明星们天南海北的“走穴”,哪里还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若是熟悉的主题还好讲,若是不熟悉的主题,讲起来就有些费力,就甚至勉为其难,不闹点笑话就怪了。 作为文化传播机构的电视台、出版社,是不是表现得过于急功近利?文化名人的作品不断出错,文化传播机构的审查程序哪里去了?作品出版、播出之前为什么不好好推敲推敲?不是没时间,是等不起,等不得——只争朝夕忙挣钱。 作为公众,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有人可能会说忙,没时间读书。都已经全民高血压了,为什么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饭桌上参加轰轰烈烈的“光盘”行动,却没时间坐到书桌前读书?书一直在那里,问题就是我们想不想去读。有人可能会说读不懂,这个理由也站不住脚。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经典开始读不懂,慢慢就读懂了。更何况,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样的经典,也没多么晦涩难懂。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存在阅读障碍,只存在思想上的障碍——哪怕娱乐至死,就是不去读书。(张卫斌) |
关键词:于丹,微博,张大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