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痛并快乐着的“人情消费”要不得
临近过年,压岁钱、随礼钱、“打点”钱……不少人数着自己的人情消费预算,又一次咬着牙关、勒紧裤带。近年来,人情消费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高,本该是正常交往、联络感情,却成了很多人的烦心事,也让攀比之风陷入恶性循环。(1月31日《人民日报》) 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这似乎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方式。结婚要随份子、搬家要燎锅底、临近年关要拜年,等等等等,这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人情消费,也构成了中国式的人情社会。但随着人们交往面的不断扩大,人情消费也发生了变化,使本来“纯粹”的人情往来“变了味”,很多人为了面子每年都会支出一大笔人情费,明明心里“痛”着,表面却要“快乐”着。 人情消费数量之多让人咋舌,据统计,一些地区的人情消费增长迅速,五年内增幅达到了85%。人情消费逐年增长,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联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过度攀比造成的。礼品的包装越来越精美,价格越来越高,这已经跳出了人情往来的标准范畴,让民众感到了人情消费带来的“压力”。 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礼尚往来也无可厚非,但刻意强调“礼”的金钱价值却是没有必要。古语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要维护人际关系,不一定非要用花多少钱来衡量,在人情消费上要依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该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利用职权,消费公款,请客送礼。 人情消费泛滥,让治理人情消费的歪风变的刻不容缓,希望政府和民众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以健康的风气和价值观为引领,使民众从人情消费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积极营造清新的社会新风尚。 文/陈光 |
关键词:人情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