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2/07
长城网
年是一种味道
年味,年味,年是值得珍藏的一种味道。
年的味道是香甜的。现在早已经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富裕起来的人们平日里吃的穿的都不比过年的时候差,可是过年时的氛围却是平时不能比的,孩子们用吃食把衣兜塞的满满当当,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大人们结束了一年的奔忙,在外求学打工的回到故乡,在家乡创业就业的盘点收获,大家都闲下来、聚起来,举起的酒杯中盛满了一年的收获和幸福生活的甘甜。
年的味道是火辣的。大红灯笼挂起来,春联福字贴起来,烟火鞭炮放起来,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大街小巷里,人们见了面拱手拜年,说出来的吉祥话也是红彤彤的,脸上的笑容也是红彤彤的。如今,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政府惠民利民的政策一桩接一件,养老有保险,创业有扶持,脱贫有盼头,好日子就像那红辣椒一样火辣,在年节里红红火火的日子更是灿然绽放。
年的味道是崭新的。除旧岁,迎新年。过年的时候一切都是崭新的。大人小孩都换上了新衣裳,屋里屋外都变了新模样,窗花盛开在明亮的玻璃窗上,耐不住寂寞的小草也钻出来凑热闹。连人们的心情都是崭新的,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期待和新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要向着新的目标努力和前进!
年的味道是幸福的。过年过的是人气,也过的是团聚。不管远在千里万里,年就是魔力的召唤,只要一进入腊月,在外的游子就归乡情切。在除夕之前回家,年才更有味道,这年是家乡的味道,是家庭的味道,是团聚的味道,更是幸福的味道。
年是一种味道,年的味道在晚辈敬给长辈的酒里,在妈妈忙前忙后准备的饺子里,更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里!(高永维)
-
2017/02/07
长城网
没有鞭炮的春节会更和谐
中国人喜欢热闹,每逢喜庆的日子都喜欢放些鞭炮,衬托一下气氛。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名句,至今还广为流传。
放鞭炮这个习俗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我还依稀记得,儿时对过年的期盼,除了新衣服和美食外,就是放鞭炮。除夕之夜,约上几个伙伴,手里拿着自制的小灯笼,挨家挨户去看放鞭炮,巨大的声响此起彼伏,绚丽的焰火把乡村的夜空渲染的姹紫嫣红,也让年味更浓。
几十年过去了,新衣服和美食早已不是春节的象征,唯独还保留着放鞭炮的习俗。看着夜空中绚丽的焰火,早就没有了儿时的兴奋和激动,更多是让我思考一个问题,鞭炮还要放多久?
诚然,传统习俗我们要传承,比如吃粽子,赛龙舟,九九登高,这些习俗是我们这个民族优良传统的象征,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但有些习俗确有待商榷,比如放鞭炮。
为什么要放鞭炮?无非就是为了热闹,春节,庆典、结婚这些大场面,越热闹越好,但前提是无害。如果为了图热闹,伤及了人身,污染了环境,燃放鞭炮就成了捣乱了。
从现实情况来看,鞭炮已经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前不久接连发生的私制造鞭炮发生的悲剧历历在目,每年因为放鞭炮伤人案例频频上演,把喜庆变为了灾难。即便是安全燃放了,天空中聚集的厚厚灰尘,让本已严重的雾霾雪上加霜。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我们是否还要把鞭炮放下去。我们花了大价钱买到的鞭炮,几秒钟就灰飞烟灭,除了听到一声巨响,看到一闪即逝的美景,还能留下什么。面对雾霾频频光临,我能否少放些鞭炮,为治霾做些贡献。
中国的春节在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只要守住这份传承,形式倒是次要的。一家人团坐畅谈,已是热闹非凡,何须鞭炮助兴呢?如果是形单孤影,就是放再多的鞭炮也找不到阖家欢乐的幸福。
是时候改改放鞭炮这个陋习了!一次次鞭炮伤人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陋习对我们伤害,难道我们还要把这份伤害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吗?该丢弃的,就应该毫不犹豫的丢弃。
让我们少放些鞭炮吧。没有鞭炮的春节会更和谐!(侯宝中)
-
2017/02/07
长城网
年俗是一味思乡解药
季羡林先生说:“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轻轻地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
说起过年和年味,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就回到了故乡。我的老家在张家口市蔚县,那里是“中国最具年味的地方”。与城市里“寡淡”的年味相比,家乡一入腊月就有了年味,一天比一天热闹,一天比一天红火。
腊八是腊月里的第一个节,这腊八节在老家就有讲究。熬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熬腊八粥却不是用水,而是头一天去河里刨冰,这些冰块就叫腊八冰。用腊八冰熬出的粥不仅好吃,还有着吉祥的寓意。老人们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吃用腊八冰熬的粥就不会挨冻,这样的说法或许缺乏科学依据,但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粥有说道,菜同样不简单。这天一定要吃冻豆腐熬黄豆芽,豆芽有发芽之意,冻豆腐有不受冻一讲,归根结底还是期盼冬去春来。腊八粥和豆芽菜做好了,一家人却并不急着吃,而是要先去“喂门环”,用筷子挑一点粥和菜放在门环上,希望它来年好好看管庭院。这和送灶神时在灶神嘴上抹糖,期望灶神上天言好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腊八一过,年味更浓。家家户户都要去赶集,集市也比平时要热闹几倍,售卖剪纸窗花、对联灯笼的小摊摆成长龙,商铺、门店外五颜六色的彩灯高高挂起,这时候的集市像极了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集市,像极了电影《过年》里的集市。
窗花、窗钱(一种贴在窗棂上的装饰,用五颜六色的纸剪裁成,长方形,有的中间有些孔洞,有的拖着两条尾巴,风吹起来煞是好看)是要买的,鸡鸭鱼肉也要备下,年画得挑上几张,烟花爆竹也要买上些,糖果点心也必不可少,大人小孩还都要置办上一身新衣裳。总之,集市上到处是年的味道,到处是热闹喜庆的味道。
小年那天,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要刷墙扫尘,要晾晒被褥,一切都是崭新的。之后的活动就多与吃食有关,瓜子炒上,栗子、花生炒上,江米条炸上,整个村庄都是醉人的香气,孩子们忍不住从灶房里抓一把解馋,脸上就吃的花花绿绿,大人们心中不悦却并不责怪,因为过年就过得是个和气。
大年三十上午开始贴窗花、贴春联。蔚县是剪纸之乡,这一点从每家的窗花都看的出来,有喜鹊登枝、有鸳鸯戏水、有百鸟朝凤、有公鸡啼早,个个栩栩如生、色彩艳丽,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窗钱也要贴上,窗棂上横三排竖三排,院子里拴几条绳子,绳子上也红黄蓝绿地贴上几串,风来的时候窗钱绚烂舞动,就如祈福的经幡。对联院门上要贴,房门上要贴,其他涉及到衣食住行的地方也要贴,仓库上贴五谷丰登,猪圈上贴六畜兴旺,井台上贴井泉龙王,汽车上贴出入平安,到处都红彤彤的,就像一片片升腾的火焰。
三十晚上,一家人或几家人就聚在一起守岁,说今年的收成,谈明年的打算,吃着瓜子、喝着小酒、看着电视,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这一晚基本上是不睡的,如果睡了也要早上五六点钟起来,因为大年初一还要点旺火。
点旺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篝火,大年初一早上每家院子里都要堆一堆柴草,一家人早早起来将柴草点着,火焰越旺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小孩还要撩起衣服烤烤肚子,这个仪式也叫燎百病,寓意百病不得,平平安安。
这天早上并不吃饭而是要喝茶糖,茶糖的做法很简单,将土豆淀粉和红糖放进杯子里,用滚烫的热水冲开即可,形状和味道都和果冻类似。吃过茶糖孩子们就挨家挨户拜年,磕头作揖讨要压岁钱,长辈们则在家里等着待客。
接下来,每一天有每一天的过法,蔚县的特色小吃很多,过年吃的东西都不重样,“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炸糕碗里转,初四饸饹用荞面……”;蔚县曾经“村村有戏楼”,过年很多村镇也要唱上几天大戏;民间社火活动也是一场接着一场,秧歌、舞龙灯、牛斗虎、划旱船、大头人、踩高跷、蔚州道情等有不下20种,每个村每个镇都有自家的拿手戏;暖泉古镇还有打树花,代王城一带还有“点杆”。就这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一直要闹腾到正月十六年才算过完。
工作之后离开了老家,可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无论回不回老家,我都会在脑海中重温家乡的年俗,对于我而言、对于无数漂在外面的蔚县人而言,年俗不只是一种氛围和讲究,更是一味化解思乡愁绪的良药。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家乡大力发展旅游,就连点旺火、唱大戏、打树花、闹社火、拜灯山这些年俗,都成为了蔚县吸引游客的看点,“到蔚县过年”的口号越喊越响,北京、天津甚至更远地方的人,都专程赶到蔚县过年。如今,年俗不仅彰显着家乡的文化底蕴和传承,更成为了父老乡亲增收致富的渠道!(高永维)
-
2017/02/07
长城网
过年,把“心”带回家
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是春节永恒的主题。家永远是人们心中最牵挂的地方,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心中唯一的期盼。一旦回家提上了日程,我们早已“归心似箭”,即便相隔千里万里,路途多么劳累,有了“家”的目标,就有了使不完的劲儿。因为家里有牵挂的人,有幸福的滋味。即便春节过年因为工作,或者其它的原因,回不了家,其实“心”早已回到了家,和家人在一起。这就是年的味道。
小时候盼着过年,不仅仅是有着丰盛的美食,更因为在外打拼的父辈们能够回家。过年了,我们可以在大街上疯跑疯玩,可以拥有平日里难见到的玩具,可以穿上新衣服四处招摇,可以有长辈们给的压岁钱,更可以在父母的怀里尽情的撒娇、耍赖,即便是打了架、闯了祸,责骂声中也透着浓浓的爱意。忙碌一年,全家人在一起,“心”相聚相守,没有比这些更快乐。
后来长大、上学,独自闯天下,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娃。而过年回家,依旧是心中最幸福、最真切的期盼。因为家里有父母,有暖心的回忆。回家!放下疲惫的一切!放下烦忧的一切!其实,进入家门的一瞬间,心一下子就轻松起来,温暖起来。我们可以放掉社会上的纷纷扰扰、职场里的如履薄冰、商场上的胆战心惊……可以尽情享受父母准备的美味佳肴,以及没完没了的唠叨。这,又何尝不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
一年又一年,我们鬓角有了白发,也多了唠叨,我们的娃走着我们年轻时走过的路。或许疼爱我们的至亲已故去,或许老房子变成了新房子。但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牵挂着父母,在外辛苦打拼的娃,守在家里掐着手指头算计着过年的日子,一如我们的父辈;也坚信着我们的娃,会想着我们,在外多远、多累都会赶回来,一如年轻时的我们。这就是一种传承,一条血脉的传承,一种亲情的传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永恒不变的是,春节团圆的味道,幸福的味道,快乐的味道。而岁月的风雨磨砺,人生的沟沟坎坎,无不让我们深刻懂得:人世间弥足珍贵的莫过于亲人与亲情。又是一年春节至,忘掉一切的烦忧,把“开心”带回家,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把“孝心”带回家,陪伴父母,哪怕只是帮父母做一顿饭,而岁月无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年、每一日。
回家,回家!把心带回家。把忧愁与烦恼丢掉,把快乐与欢笑带回家。这就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杨玉龙)
-
2017/02/07
长城网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元日》,可谓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即新年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张挂于门首,压邪驱鬼。演变到后来,就成为了春联。
说起过年的风俗,可真是林林总总,说不完道不尽,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春联了。可惜现在城里人多是从街上买一副或某处赠的那种印刷体随便贴上,年味儿便淡多了。我倒是愿意把家乡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给大家讲讲。
我的家乡在冀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每年冬天一进腊月,家家户户便把过年的准备提上日程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至于写春联这件事,向来是由父亲负责的。红纸是预先买好的那种大张的,先根据各处春联的字数裁出相应的尺寸,再找个晴好的日子,开始写春联。写春联是有讲究的,大门口的要写得字数多点儿,显得大气一些,比如:“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院子里各处房屋门上的则写七字联即可,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每一处对联都配有相应的横批。此外,卧室床边的墙上要写“人口平安”,院子里的树上写张“满园春色”,自来水管上写“清水长流”,家里养鸡养狗的还要再写上“六畜兴旺”,大门外面的影壁墙上还要写“出门见喜”及大大的“福”字。
父亲写春联,我和弟弟就在一旁打下手。写一张,我们俩就去晾一张。满满的一屋子,到处晾的都是红色的春联,墨香四溢,我和弟弟手上脸上都有墨迹,心里却欢喜得很,亲身参与这种庄严的仪式,有一种成就感。
与春联相配的,还要剪一种彩纸做的花旗,我们那里叫做“吊挂子”。顾名思义,是要贴在门楣上的。门的左右贴春联,门楣上先贴吊挂子,吊挂子上方才是横批。吊挂子一般是用红色、黄色、绿色三种纸剪成的长方形轮廓的花。奶奶的手巧是出了名的,四乡八邻的一到腊月就登门求奶奶帮着剪花。先拿大纸裁成一个个的小长方形纸片,随手折两下就开始动手剪。这里掏个空儿,那里留个瓣儿,不一会儿拆开一看,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菊花、梅花、牡丹、荷花等就绽放了。有时候费点心思,调皮的小燕子、悠然的小鱼就跃然纸上。
等到年三十儿的中午,趁着暖和的日头,一家大小就开始忙活贴春联了。妈妈提前熬上一锅浆糊,爸爸把各处的对联分好,依次抹浆糊,叔叔搬梯子贴春联,小孩子则跑腿儿,抹一个递一个贴一个,井然有序。不一会儿,整个院子里都喜气洋洋、花枝招展的了。火红的春联儿显着喜庆热闹,花花绿绿的吊挂子迎风飘扬,真是一派节日的气象。春节,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老百姓一年到头最重要最盼着的日子,就在春联的声声呼唤中来了。(袁佳佳)
-
2017/02/07
长城网
金鸡报晓盼亲归,畅通春节回家路
当2017的春天已然不远,金鸡报晓的黎明期待每位离家亲人的亲切回应,自此,上亿中国人共同开启了同一主题——回家过年,当那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歌曲回响在耳边,“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车票”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诗情话意的乡土情结,更成为“一票难求”的铁路春节运输状况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车票”只是公民个人与家庭的小事而已,何必较真。可当数以亿计的人欲成为“车票”的主人,奔波在买票的路上,你还能说这是小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成千上万的家庭里面,每个人都是不可辜负的公民个体,在整个国家中,每个家庭也是不可予夺的社会单元。正如“春运”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一样,这同样也是“家事亦国是”的有效例证。畅通春节回家路,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小事情,更是整个我们整个国家倍加重视的大事情。
提及“春运”二字,它已然不是什么新鲜词,它首次出现是在1981年3月《人民日报》的标题上,当年铁路春运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时隔三十多年之后,春节期间出行人口出现爆增。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29.1亿人次,这就相当于要在40天内帮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这样的运力,无论放在哪个国家,这都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而在我国,铁路运输因为其性价比高、舒服安全、受天气影响小等众多因素受到很多人的“热捧”。近年来,为缓解“春运”难题,无论是提供航空运输、公路运输等多元化选择,不断增加春节期间运力,还是实行“火车购票实名制”,有效打击“黄牛党”的屯票、倒票违法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部门的春运压力,也让大家过年回家的路一年比一年更快捷、通畅。然而,“春运”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系统、多目标问题,不可能靠单一因素的作用而轻易改变,它不仅需要打破城镇二元化体制和平衡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还需要运输部门市场化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公民休假制度等实践探索,更需要自上而下的率先垂范以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公民聚思广议的群体认知和身体力行的落地执行。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春节回家”的刚需跨越千山万水顺利抵达团圆的终点。
当“车票”的家事成为国是,每个家庭都否团聚安好,每个亲人能否顺利抵达,每位家人是否积极努力,都会成为衡量国家祥和、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标尺,尽管回家的列车还有些拥挤,冬日的寒意还未消散,每位公民,每个家庭,乃至整个国家,都要通过一年一度的“回家”,寻找温故知新的秘诀,寻找进步发展的方向,寻找通往春天的路径。让回家的路更畅通,不仅仅是每位亲人的殷切希望,也是整个国家为之努力的目标与方向。(郭红玲)
-
2017/02/07
长城网
春节需要“四要”“四不要”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据专家介绍,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亲情、和睦、欢乐及对未来的美好祈盼是春节亘古不变的底色。今年,我们如何过好春节呢?讲文明、讲诚信、讲友爱、讲卫生、讲科学,固然需要。但在我看来,春节也是一个“关口”,尤其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考验,春节需要格外谨慎,一定要过好礼、廉、俭、安“四关”,也就是要过一个节约、文明、和谐、温暖的春节。
要节约不要腐败。过春节,人们乐和乐和正常,只是如今的春节越来越有些变味,甚至大有借春节之名行腐败之实。有一些人就要利用春节和领导干部沟通感情,以至于春节成了腐败节。而一些“好单位”则利用春节瓜分国有资产或纳税人税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实物礼品更是五花八门),还美其名曰“过节费”。在国民还普遍不富裕的情况下,有些人还需要“送温暖”才能过年,有些人连“送温暖”都享受不到,只能无味地过年,而一些“好单位”的干部员工却要过一个腐败之年浪费之年,于心何忍!
要文明不要迷信。我国虽是文明古国,但一直伴有迷信活动,甚至近年来迷信活动还有泛滥之势。老百姓在过节时,烧香祭祖也无伤大雅,但有一些从商从政的大款或官员却大搞迷信活动,这就让人看不过去了。俗话说,消费者才是商家的“上帝”,求神拜佛除非坑蒙拐骗,否则是难以招财进宝的。作为干部要想升官,只有好好服务人民群众,企求神灵保你的官位,实在是拜错了对象。如果只会迷信,不知道好好服务人民群众,别说神灵不保你,就是人民群众也会把你拉下台,即使一时动不了你,也得用吐沫把你淹死了。作为党员干部迷信不得。
要和谐不要杂音。如今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过一个和谐春节也是和谐社会应有之意。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和谐的表率,不仅不要利用春节收受贿赂,或利用赌博变相“招财进宝”,而且还要关注民生问题,自己要过好春节,也要让辖区的老百姓也过好春节,切不可视民生之苦为不见,躲进小楼自身享乐。这不该是党员干部所为。希望地方政府和党员干部多营造和谐的春节氛围,不要发出不和谐的杂音。
要温暖不要挨冻。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一心扑在帮民解困上。我国还有上千万的贫困人口,要让贫困老百姓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要让那些街头乞讨和流浪人员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就要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坚决不允许发生冻死冻伤人事件,希望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积极作为,要让老百姓特别是灾区的人民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张魁兴)
-
2017/02/06
长城网
年的美好源自那“情”的合集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春节在家的港湾小憩后,许多人便匆匆踏上了奋斗的旅程。然而,“千家万户团圆日,正是亲情浓浓时”的暖心旋律将深入每一个人的脑海,这股来自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美好暖流,将成为奋斗的激励,镌刻在你我的心里。
年的美好,源自那亲情的隽永。春节的主题是团圆,团圆的本质是亲情。“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亲人幸福安康……”秦皇岛市海港区退休教师荆国舫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年夜饭,一场“家庭春晚”喜庆开演。荆国舫朗诵了自己写的新诗,老伴、儿子、女儿、孙女们也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大人身体力行,孩子耳濡目染,家庭春晚成为全家人的“新春加油站”。在家庭文化的点缀中,年富有了更新的含义,这股从每个人内心中发出的亲情力量,深邃而隽永,里面夹杂着家国情怀,包裹着父慈子孝,蕴含着优秀的家庭风尚。
年的美好,来自那友情的乐乎。放下繁重的工作,放下一年的艰辛,许久未见的同窗好友乘着年的春风,聚在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有互诉衷肠的坦荡,有亲密无间的交往,有把酒言欢的酣畅……我们都称其为同学会。其实,细细品味,这是友情地久天长的延续,这是友情更为浓郁的集聚,这更是新年开端共同励志的序曲。在同学会上,我切实感受到了友谊的深厚,同窗的互助,见个面道平安的惬意。如今,我们虽然都已踏上了奋斗之旅,但是大家都拥有了共同的目标: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一同向着未来放飞,把蓝图再一次描绘,期待来年再次聚首的相会。
年的美好,发自那爱情的浪漫。说起爱情,一代人有这一代人的美好体会。在今年的家庭团圆会上,姥姥说,我们的爱情就是相濡以沫,共同撑起这个家;妈妈说,我们的爱情就是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想说,我们的爱情,其实也很简单,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他希望我越来越温柔,我希望他放我在心上;还在蜜恋期的弟弟说,我们的爱情比蜜甜,我要永远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几代人的爱情,在这个美好的团圆年中得到了共鸣,那情深意长的朴实之语,道出了每个人的美丽心事,更踏出了新春再出发的美好步调。
年尚未走远,因为节日的美好时刻埋藏在我们的心底。春节里,让我们尽情感受那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将这“情”的合集积蓄释放,让这种美好的情感之源成为新的一年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动力。(苏倩岚)
-
2017/02/04
长城网
别让年味只剩下怀念
春节是中国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积淀,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中国年也越发引起世界追捧。世界在追捧中国年,中国人自己却在思考年味为啥淡了,中国年“外热里淡”的文化怪象,引发国人集体感怀与反思。
媒体调查80、90年轻一代对中国年的感情,调查结果显示年味随着自身年龄增长热度退减,昔日那个欢天喜地的中国年,反而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过年的这几天,我想很多人,除了自己有切身体会,也总能听到亲朋好友这种感叹与怀旧。
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为啥反而淡了,这的确是一个反差而让人难以释怀的话题。过年原本是最为快乐和幸福的时刻,却引发很多年轻人集体吐槽,年轻人集体怀旧小时候的过年情节,与现实中的过年情节相比起来,极为反差。甚至,还有那么一小部分年轻人,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过年回家种种责难与拷问,成为“恐归族”。
现在的年轻人打不起过年的精神,对过年没有了那种热烈的情趣与兴致,吃吃喝喝、打打扑克、推推麻将,除了盯着手机抢红包还能调动起过年的氛围,我们的中国年还有多少文化内涵与底蕴让我们回味,我们却对传统节日丢失了一种兴致勃勃的情怀。耐人寻味之中,既有现代元素冲撞传统文化,造成的文化遗失;也有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带来的“亚历山大”。
对于年味为啥淡了,也许理智与成熟会回答,那是因为我们长大了。是啊!因为长大了,我们肩头多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更添了烦恼与忧愁,儿时过年那种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逝在成长之路上。小时候,过年吃顿饺子,有新衣服穿,男孩放鞭炮,女孩头上插朵花,这些今天看来似乎平凡不过,老土的过年方式,就足以让过来人大发怀旧之情。
过年很累,压力很重,这是一种亚健康心态。究其原因,是社会压力繁重和生活节奏过快,人与人之间的攀比更助长了一种失落感形成。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也就会提升,生活节奏自然而然就会提速。很多年轻人为了赢在未来,以自己的生活成本,甚至是生命成本作为资本,就业、买房、婚嫁、生子,这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种现实压力。
当下的80后应该普遍成家立业,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体“被剩下”,他们在大城市打拼,却难有归宿感,身份与房子是留在大城市似乎难以逾越的短板,只好以牺牲青春来打拼未来。在80后情何以堪的时候,90后步后尘而来,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让他们早早接过“人生苦多”的接力棒。结婚了么,孩子有了么,在哪工作,收入还行吧,房子买了吗?这每一个问题似乎都分量十足,难以招架。在社会压力普遍增加的同时,人们无暇对过年倾以太多的情感,年假顶多是难得的休息几天。
传统节日中民俗文化逐步遗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过年赶大集变成了逛超市,过年燃放鞭炮如今成了一个纠结的话题,庙会文化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很多小朋友已经说不出过年的来历,我们传统佳节遗失了太多的文化情结。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微信发一个红包成了最受欢迎的拜年方式,给长辈磕头这样传统正式的拜年方式,正在被电子文化所冲淡。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春节文化涣散了、消解了、冲淡了。春节的民俗文化被一个个地消除,以至于今天我们中国老百姓似乎已经不会过春节了。
时代不一样了,年也确实变了。但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年味不能只剩下怀念。正如那句俗话“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我们对家的眷恋、对年味的追寻,应该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怀。(程奎星)
-
2017/02/04
长城网
春晚用“情”串起来
尽管每年的春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鸡年的春晚,还是让很多人感觉与众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呢?那就是在陪伴人们守岁的五个小时里,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个“情”字。从小品《大城小爱》开始,一对“蜘蛛人”小夫妻的恩爱故事,拉开了整场爱的篇章。
五个小时里,人们一直坠入“爱河”。《大城小爱》通过丈夫工作中的一个电话,表现出对妻子的思念、对家人的爱,把夫妻俩的相濡以沫表现的淋漓尽致;“接地气”的小品,不仅温暖了的打工者,温暖了城市“编外人”,也温暖了观众。在小夫妻的真爱中,爱情让“大城”弥漫温馨。整场晚会,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思乡之情、民族团结之情。
蔡明潘长江表演的小品《老伴》,是一种不离不弃的爱。《老伴》把一首歌曲中唱到的“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的情景,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即便老伴失忆多年,依然相守不离。那种爱,虽没有白娘子“千年等一回”那样浪漫,却是一种现实版的爱。为了这份爱,丈夫想尽一起办法、通过一切可能帮老伴找回记忆;在这份“爱的奉献”中,这对老夫老妻不仅找回了他们当年的那份爱,也找回了一份社会责任。爱是什么?不仅是喜欢,不仅是情谊,更是责任,更是不离不弃;今天的社会,不也正需要这种不离不弃吗?
有一首经典老歌,叫《人间自有真情在》。歌中这样唱道:“那情就是爱,那情就是爱,那情就像细雨,给干渴给期待”;“那情就是轻柔的风,展胸襟壮血脉、壮血脉。哎,那股子爱,那股子爱,正是鲜花开。”小品《老伴》,不仅带给人们欢乐,带给人们思考,也贡献了不少金句,诸如:“颜值越高责任越大”、“老伴儿老伴儿总在一块儿”。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就算晚会水平不断提高,也很难满足每个人的“口味”,这叫“众口难调”;但当将众人的“口味”调到一个“情”字上时,真情就会将每个人牢牢抓住,为每个人找到共鸣。
三四十年前,人们刚看上电视,一场春晚,会让人激动很长时间,会让人议论很长时间,甚至有一种百看不厌、百论不烦的感觉。那时看春晚,就像“久旱逢甘雨”;今天,不仅有春节晚会,各种晚会甚至接连不断,人们的欣赏水准,也是“水涨船高”。这就是时代进步。人们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刻薄,这就给艺术家提出一个新问题:一场怎么样的晚会,才能满足人们的渴望?什么样的艺术水准,才能适应人们的“口味”?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祝美好,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为艺术创作指明方向。
不管一场晚会,还是一部著作;不管一幕戏剧,还是一首歌曲;不管一幅绘画,还是一曲舞蹈;离开情,就会失去抓手。失去抓手的艺术创作,就是作者、演员、艺术家再刻苦、用功,也很难出精品,感动观众。真情来自真实,来自“接地气”。来自星光大道的更却才仁和李光,就是做梦也不敢做上春晚;然而,在人人可以“出彩”的今天,他们实现了梦想。
有梦想,有付出,有真情,一定会有作为,一定会像更却才仁和李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用真情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集共识,不仅是艺术工作的指南,也将是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唐剑锋)
-
2017/02/04
长城网
移风易俗,让春节过得清新温暖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自上古时代至今,绵绵数千年。在每一个中国人眼中,春节是与家人团聚,是新一年的开始。
不论是与家人团聚,还是期盼来年好运,都要用特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中国的春节在千年延续中,演变出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吃腊八粥、杀年猪、贴春联、守岁、拜年、闹元宵,中国人遵循着代代相传的“老理儿”。
这些“老理儿”就构成了中国人对春节的理解。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对家人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一直在延续。那些不成文的、草根性的礼节只不过是载体。有人认为“礼多人不怪”,但“礼”真的多起来,势必会成为负担,成为累赘,让人苦不堪言,“礼”所要表达的“情”荡然无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过得越来越热闹,“礼”也随之水涨船高,办豪华宴席,无节制燃放鞭炮,“红包”越包越大,攀比之风盛行。但“重礼”之下,祝福之情越来越小,习俗变成了陋习,过年成了“过劫”。
这显然不是我们儿时记忆中的春节,更有悖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我们欣慰的是,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春节中,河北农村攀比陋习少而又少,鞭炮少了,吃请少了,礼金清了,取而代之的是传统文化,年味更浓,让春节回归了本初。
这种变化让人们从劳神费力中解脱了出来,有了精力陪陪家人,谋划一下未来,“礼”是为“情”服务,见面道一声“过年好”,足以表达出彼此间浓情厚意,没有了钱物的攀比负担,更能让人们敞开心扉,坦诚相待,畅所欲言。
春节过的是亲情,不管你走的多远,事业成功与否,回到家乡,都是为了体味亲情,除此都是“浮云”,没有必要为自己设置这样和那样的身份禁锢,放下就是解脱,就能体味到家的温暖,家乡的味道。
正是有了这种移风易俗的举措,让我们每一个回家过年的人再次感受了春节的清新,亲人的温暖。我们要为此点赞!(侯宝中)
-
2017/02/03
长城网
不同人眼里的年
年,在我们中国,是唯一最重要的节日。无论年的内容,年的内涵,年的文化,年的习俗,年的礼仪,年的消费等,哪一个方面,都称得上无与伦比。年在每个人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这样,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又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孩子眼里的年。是穿新衣,是戴新帽,是放寒假,是贴春联,是贴福字,是回家看爷爷看奶奶,是去姥姥姥爷家,是“少的给老的拜年”,是老人给的压岁钱,是放鞭炮,是看花灯,是猜灯谜,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准备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哪一项活动,都让孩子兴奋不已;哪一项活动,都让孩子津津有味;哪一项活动,都带给孩子新鲜刺激;哪一项活动,都不能落下他们。孩子们对年充满期待,充满好奇,他们最爱过年,也最盼过年。
大学生眼里的年。作为大学生,每天睁眼是学习,闭眼是学习,白天是学习,早上晚上还是学习;有时为了考试,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敢放下书本。一年在忙忙碌碌中学习,一年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过年了,放寒假了,学习已告一段落,新的学期还没开始,趁着寒假好好在家歇歇,好好在家补养补养,好好和中学同学聚一聚,好好走一走亲戚、看一看朋友,甚至在父母面前撒撒娇。而大四的学生,就是过年了,也不能不把找工作的事情放在心上。
未婚青年眼里的年。不论你的工作好坏,不论你的条件如何,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就要考虑找对象。一毕业就二十三四岁了,工作了一两年,还没找到对象,做父母的,甚至比儿子闺女还着急;姑娘到了二十五六岁,还没搞上对象,父母就坐不住了,甚至托亲戚找朋友,千方百计要帮闺女介绍一个,颇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味道。这孩子找对象,谁也不愿降低条件,父母再急、再催,他们总是“我行我素”;他们回家,最担心是父母“催婚”。
中年人眼里的年。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要挣钱养家糊口,要挣钱买车买房,哪都需要钱。孩子上幼儿园要上最好的,孩子上小学要上最好的,孩子上中学要上最好的,孩子上补习班要上最好的;这些压力,孩子可能体会不到,年迈的父母可能理解不了,但作为孩子的父母,作为父母的孩子,最有体会。要不怎么会有“中年人最累”一说?这些不易,回家也不能说给父母,只能“打碎牙往自己肚子里咽”;自己再不易,也要陪老人高高兴兴过个年。
爷爷奶奶眼里的年。在爷爷奶奶眼里,年是掰着手指算日子,年是盼望儿子领着儿媳、孩子回家过年,年是为过年精心准备年货,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饮茶。年是爷爷看孙子放鞭炮,年是孙子在前面跑、爷爷在后面追;年是奶奶忙忙活活三十中午的煎炸烹炒,年是奶奶安排初一去给谁谁拜年,初二、初三要去看谁。
姥姥姥爷眼里的年。我们这一代人,一个孩子的家庭,占据了大多数,年轻时对这个问题倒没有意识到什么,现在就觉得如果闺女一家不回来过年,就像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了点什么呢?盘点来,盘点去,才发现不缺钱,不缺房,甚至不缺车,就是缺少人气;平常呢,还显不出什么,过年了,看别人家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心里就有点失落。可一想,人家姑爷家孩子也不多,来这里过年,就去不了爷爷奶奶家,唉,又有谁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年的看法各不相同。这也是年丰富多彩的一个理由,也正因为如此,年才令人向往,才令人期待,才收获满满。有了这样的理由,每一个年才都过出了新意,才都融入了人们太多的情感,才都有了更多的憧憬和追求,才都有了一年又一年不同的收获。(唐剑锋)
-
2017/02/03
长城网
年是一场“文化套餐”
在我们中国,年是一场规格最高、礼仪最全、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为广泛、形式最为多样的节日。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城市乡村,不分工农商学兵,全体总动员,“一个都不少”;人人都乐意参与其中。那积极性,是空前高涨,有人说:“年是一场门类齐全的‘文化套餐’”。
在单位。临近过年那段时间,不论领导同志,总是忙忙碌碌,不仅为总结一年的工作,为部署新一年的工作安排,还要为放假做好各项准备、检查各种防范措施。甚至一些人数多一点的单位,还要积极筹备一场晚会,放假前搞一次联欢;有的单位,甚至还会邀请家属参加。于是,各部门各科室各车间,都积极行动起来,那正是:能说的说,能跳的跳,能演的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人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奉献给春节,奉献给大家。
在家里。中年人是一家挑大梁的人,他们不仅要张罗过年吃的穿的用的,精心挑选回家送老人看亲戚朋友的礼物,还要忙里忙外。单位的工作不能耽误,家里的事也不能不办,于是,这段时间里,他们把一天当成两天过:单位里,他们要早来晚走;家里,他们要起早贪黑。又洗又涮,又擦又抹,又去市场,又跑超市,几乎每天都是一忙忙到夜里十一二点;倒下,还不能睡,也睡不着,想想明天还有哪些工作,家里还有哪些事情,门还有哪些需要串。
在朋友面前。大家一年总是没有时间,总是忙呀忙呀忙,这下放假了,都回家了,再忙,也不能不和同学们聚一聚,不到亲戚家走一走,不去朋友那看一看。一说到聚,我们总是很兴奋,总想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现出来:今年职位上有没有进一步?学术上有没有新成果?工作上有什么新起色?财富上有没有新增长?房换没换更大一点的?车换没换更好一点的?都去了那些新景点?到没到过国外?有人说:朋友相聚,就为了“晒晒一年的成绩单”。
在旅途中。说到过年,其实,有很长时间,我们是在路上度过的。从回家的路上到返程的路上,从去叔家的路上到去姨家的路上,从去市里的路上到回老家的路上,从高速到省道到乡村公路,从飞机上到高铁上,这行一路,可是对你、你们一家是不是文明人,是不是文明出行,都是一次检验。有没有乱扔东西?有没有不文明行为?有没有饮酒驾驶?有没有向窗外抛物?有没有乱停乱放?有没有不文明用语?这些是对你、对你家人素质的一次大考。
在厨房里。饮食大比武,是“文化套餐”中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每当亲人相聚的时候,来客人的时候,人们总是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煎炸烹炒、凉菜热菜,“一个都不能少”。总是说少弄点,弄多了吃不了;可每顿饭下来,总是“吃的没有剩的多”。远在天南的,会拿出天南的拿手好菜;身在地北的,会拿出地北的绝活儿;那满满一桌凉菜热菜,就是没有“八大菜系”那样齐全,也一定都是每个人的“看家本领”,也一定是人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舞台上下。春节是名副其实门类齐全的文化“大餐”,能说的上台说,能唱的上台唱,能跳的上台跳,能猜灯谜的猜灯谜,不管好坏,“重在参与”;就是缺少“文艺细胞”,也照样可以演主角,也照样可以派上用场;这叫“十八般武艺”,都可以在春节的大舞台上得到发挥,得到施展。实在什么都不会的,也照样可以“捧人场”;精心准备的、那么多人参加的一个节目,如果少了观众,不也是一种冷场吗?参与也是一种支持,使文艺活动更有人气。
不管是亲情文化,还是饮食文化;不管是节庆文化,还是礼仪文化;不管是祭祀文化,还是消费文化;不管是表演文化,还是说唱文化;不管是灯展文化,还是群众文化;每个人都是好戏连台“文化套餐”不可或缺那个最好的。为此,年过的才有意思,有意义,有朝气。(唐剑锋)
-
2017/02/03
长城网
换种方式拜年
拜年,是春节时的一项重头戏。拜年,不仅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礼仪。拜年指春节拜家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是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描写拜年的作品,有小说,有小品,有秧歌,有绘画,有歌曲,有诗歌,多的数不胜数。
拜年是春节礼节中不可或缺的“项目”。缺不得,少不了。过去,人们拜年,是东家走西家串,从正月初一一大早开始,马不停蹄,拜街坊拜邻居,到初二初三初四看姥姥看姥爷、看舅舅看姨妈、看叔叔看姑姑,一直到假满;一数,还有没看到的,还有没拜到的。那时的人们回家过年,除三十一天在家吃顿团圆饭,剩下的时间,不是去拜年,就是去拜年的路上。
后来,拜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家中的尊长是必定要去拜的;住的近一点的亲友,也一定是要去拜的,就是坐班车,骑自行车,都得去;碰上风天雪天,也都舍不得耽误一天。毕竟,假期有数,时间有限,住的远一点的亲友,并不一定非去不可,但礼节是一定要到的。比如年前写一封信,发一封电报,或者打一个长途电话,问候一下,祝贺一下新春。那个时节,人们把信展开,不仅有一种“见信如面”的感觉,更有一份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暖意。
后来,拜年,又进了一步。几乎家家安上了电话,人人有了手机,这拜年就不再满街走了,而是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送去一份问候,送去一份祝福,人们也就慢慢接受了这种被认为“时尚”的拜年方式。不过,对于拜年的内容,则很多人并不认可;遇到一条好短信,那是“满天飞”。我偶尔遇到过尴尬,有一次,一位朋友发来一条拜年短信,可能是一时大意,把朋友发给他的短信,照转过来,结果连姓都发错了,我和那个朋友并不是一个姓。
今年夏天,在朋友的催促下,我开始学玩微信。开始一点不会,后来,朋友在网上教,一来二去,就略知了一二。从最初和几个同学联系,到和家人联系,到和同事联系,一点点慢慢延伸,到现在,已有十几个“圈”,十几个群,几百个人了。今年的拜年,今后的拜年,或许很少有人再打电话、再发短信,在一个圈里,一个群里,一下可以给几个人、十几个人、几十个人拜年。有人说,这叫与时俱进;这样的与时俱进,不仅是现代化标志,更能节省时间,提高拜年效率,何乐而不为?接受智能,不仅能跟上时代,更能使自己不与社会脱节。
微信不仅可以拜年,还可以发红包。过年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老的给小的压岁钱”;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是一定要给压岁钱的。上微信了,就是不能见面,也照样可以给压岁钱;想给多少给多少,想什么时候给就能什么时候给,连手续费都不用花。什么是进步?什么是智能?什么是高效率?你说,有时间当面给尊长、亲友拜个年,实在没有时间去,大家也都能理解,就在微信上“见个面”,说说话,唠唠嗑,拜个年。
微信上拜年,别说几十年前,就是十几年前,几年前,有谁能想得到?像这种高科技、高智能以后会给人们生活、工作、出行、拜年等带来更多便利,更高效率。这样的拜年,这样的与时俱进,相比几十年前、十几年前、几年前,那是一种进步,被人们逐渐认可的一种进步。虽然“未曾谋面”,确有“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感觉,照样会给人们带来亲切感。
换种方式拜年,又有什么不好呢?只要亲不断,情还在,这礼节又何必老是那么死板呢?老是一成不变呢?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通讯手段发达了,生活节奏变快了,人首先要适应,要跟上,排斥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会被“时尚”撞得头破血流。把每个人解脱出来的拜年方法,难道不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吗?何不让自己融进去?尝试体验新的拜年方式。(唐剑锋)
-
2017/02/03
长城网
年味儿,需要人们去品
记得小时候,一进腊月,人们就能远远地闻到年味儿了。那个时候,总是觉得肉是那么香,衣服是那么好,年是那么让人期待。算算日子,离过年也没有了几天,为什么还是闻不到年味儿?也不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更不见人们为了过年忙里忙外,又擦又抹,又洗又涮。
那时节过年,是“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孩子从上一个年刚过完,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过下一个年。因为只有过年,姑娘才能买花衣裳,小子才能买一两挂鞭,全家人才能吃一顿饺子一顿肉。那时节,小子们放鞭,没人舍得一挂一挂地放,都是揪一个放揪一个;点着一根香,或拿着一支旱烟。那件新衣服,过完年,就要放起来,等来人或去串门才能再穿。
有一首童谣,唱出大人孩子们盼过年的快乐心情。“二十一,莫着急;二十二,把柴卖;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刷屋尘;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枣花;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油粑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日,呷鸡腿。”在人们的期盼中,年不紧不慢,一步步走来;虽然走得缓慢,却让人心动不已。越是期盼,越是觉得一切都那么有滋有味:衣裳那么好看,鞭炮那么清脆,饺子那么好吃,鱼肉那么解馋。这种年味儿,一直记在心里。
那时候的年味儿,凝结在人们的期盼中,凝结在姑娘的花衣裳上,凝结在小子们的鞭炮声中,凝结在大白菜馅儿饺子上,凝结在喷香喷香的鱼肉中,凝结在寒风飞雪走亲访友的路程中。有关年的味道,总是那么醉人,总是那么诱人,总是那么让人记忆犹新。虽然日子过去了几十年,那浓浓的年味儿,想想还是让人感到那么快乐,那么兴奋,那么浓香。而今,日子好过了,兜里有钱了,住房宽敞了,却有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年过的越来越没劲儿了?甚至有人感觉年过的有点烦。一些人想不明白:不缺吃不少穿,咋就找不到年的感觉?
不是人们的感觉变了,只是我们今天缺少了往日过年长长的期盼,缺少了往日过年的心情和热情。其实,也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年味儿变了、散了,散落在漫长的三百六十五天里。现在,哪家大人孩子,不是什么时候缺衣服,随时就去买,哪儿还等到过年?哪家想吃鱼吃肉,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吃上?甚至有人觉得鱼没了鱼味儿,肉没了肉味儿,菜没了菜味儿,大米口也变得口酸了;懒得逛超市买穿的,懒得去超市买吃的,懒得探亲访友。总想着过一个清静年,清闲年,没有干扰的年;好让忙碌了一年的心情,放松放松,也歇一歇脚。
说起年味儿变了、淡了,只需你细心去体验,去品尝,就可以找到年的去向。过去,这年,主要集中在腊月正月这段时间,最多一个多月;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集中在这一个多月。而今,这年味儿,早已散落在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的每一天中。老人们说了:“还过什么年?现在哪一天不是过年?”天天过年,还怎能像以往一样找到过年的感觉?你看看,谁还会为买吃的用的穿的贴的挂的发愁?谁还会为买鱼买肉起早排队?就是年三十,正月初一,市场的门也照样会开,超市也照样琳琅满目,大街上也照样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年味儿,需要人们去品。过去,年味儿就在短短的过年时节,当然年味儿浓浓的,重重的。现在的年味儿,放在了每一天中;当然年味儿会淡淡的、轻轻的。今天每一天都是过年,都像过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过年,咋还能闻出年味儿来?有人总是找过去过年的那种味道,有人说,这是“怀旧情结”;怀旧能带给人们希望、快乐和回忆,又有什么不好呢?
人们怀旧,是因为生活变化太大,竞争节奏太快。这是一种进步,一种社会进步;对于这种进步,有人不适应,这原本很正常。如果真让人们倒退回去,恐怕没人答应,没人乐意。你说,是年味儿集中在一个月好,还是散落在三百六十五天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态度。(唐剑锋)
-
2017/02/03
长城网
未曾改变的年俗“原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是一年辞旧岁,又是一年迎新春,放鞭炮、贴春联、看春晚、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当这些字眼再次印入眼帘的时候,意味着春节也就到来了,这些温馨的词语,是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年俗文化,它饱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然而,现如今,每逢过年,“过年没意思”“过年不如小时候”等言论“甚嚣尘上”,似乎让人觉得对过年少了一丝丝期盼,究其原因,还是时代的变化,引起了年俗形式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时代也变成了“快餐时代”,人们在紧张的快节奏当中,很多事情都处于删繁就简的状态,但春节,作为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存在,里面有很多民俗需要经历一个繁琐的过程,这就无形中与当前的生活形成了某种“对立”。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一切从简。比如贴春联,现如今早已少见“舞文弄墨”之人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大街的“印刷品”。再比如拜年,以前讲究的是上门拜年,现在却是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彻底搞定,少了仪式感的年俗,自然会被不少人吐槽少了年味,甚至心生过年没意义的感觉。再加上,一些民俗文化确实过于迂腐陈旧,有着封建迷信的味道,随着科学的普及,人们对此类年俗嗤之以鼻,以偏概全,认为整个年俗的形式都应改变,这就造成了很多年俗形式变得越来越没有“说服性”。而且,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微信、微博等一众新媒体的“喷薄而出”,让年俗也变得越来越网络化,网络红包、拜年微信、短信齐飞、网购年货等等花样百出的过年新“玩法”正在不断冲击着已有的春节习俗形式,这也就让人感觉年俗好像变了味。
其实,在笔者看来,年俗的承载形式不论如何变化,年俗的“原味”都未曾改变,因为它是家的温情,是团聚。春运大幕拉开,近30亿人的长途迁徙,为的就是在过年时赶回家,喊一声“爸妈,我回来了”,然后团聚在一起,感受家的温馨。网络红包的“狂轰乱炸”,既丰富了派发红包的形式,又多了一丝家庭成员间的热闹和群体狂欢的互动。微信拜年,通过视频连线,宛若人在眼前,少去了长途的奔袭,但情感依然可以靠网络维系……种种新形式下的新年俗,其所承载的年俗“原味”依然浓厚。既然味道没变,我们为何不可以“新老结合”,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大年呢?
过年,是一个文化符号,纵然形式产生变化,但其“合家欢”的味道不会发生改变,只要我们心里还保有对春节习俗文化的内涵,让春节继续充满文化价值感,我们的春节就依然会有向心力,依然会被重视,被向往,依然还是有着熟悉“味道”的中国年。(马煜伟)
-
2017/02/03
长城网
一堆“旺火”点亮吉祥年
过春节,各地有各地的习俗。笔者的老家在“中国最具年味的地方”蔚县,蔚县人过年有“起五更,点旺火”的风俗,这一风俗不仅形式独特,而且寓意着吉祥。
大年初一的早上,蔚县人家家户户都会五点钟左右起床,这就叫“起五更”,意思是人勤春来早。春节时候的蔚县依旧天寒地冻,五点钟的时候更是漆黑一片,可是为了“点旺火”的这个习俗,所有人都穿起过年的新衣裳,精神抖擞地早早起了床。
一家人梳洗完毕,在祖先的牌位前焚过香,“点旺火”的仪式就要开始了。“点旺火”的准备工作,一般是在大年三十晚上就做好的。家家户户在自家的院子里,高高拢起一堆柴禾,有的人家用菜籽杆,有的人家用谷草,有的人家用向日葵杆,还有的人家用木头,用什么材料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这“旺火”一定要旺。
一家人都涌到院子里,长辈或小孩将柴禾点燃,这就是“点旺火”了。当火光升腾而起,还要在火堆中丢入一些柏树枝,一来是噼里啪啦作响声音好听,二来据说是有辟邪的作用。一时之间,家家户户火龙舞动,红红火火的火光照亮人们的笑脸,“旺火”越旺则预示着新一年的运气越旺、财气越旺、福气越旺。
旺火即将燃尽的时候,男女老少都要聚到火堆旁烤火,小孩子们还要撩起衣服来烤肚子,这个仪式叫作“燎百病”,寓意着百病不得、平平安安。还有的人家,会让孩子捧一本书,在火堆旁诵读,据说在“旺火”前读过书,孩子的记忆力会更好,来年的学习成绩会更棒。这些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却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蔚县“有村便有堡,有堡便见村”,在一些民俗保存较好的村堡,大年初一的这天早上,大家不仅在自家院子里“点旺火”,还要在村子的街道上、堡门口点起旺火,为亲朋乡邻求好运、祈平安。
“点旺火”的习俗在蔚县由来已久,风俗从何而起已经不得而知,有人说“点旺火”是为了驱年兽,有人说“点旺火”和“二郎担山撵太阳”有关。可是不管风俗从何而来,现在“点旺火”已经成为了蔚县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俗,一堆堆“旺火”中,寄托着蔚县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表达着蔚县人对好日子的深情向往!(高永维)
-
2017/01/28
长城网
让不浪费成为春节标配
春节就要到了,年假也要来了,商场喜庆的音乐中,路上奔忙的脚步里,都是年的味道和气息。
春节有着诸多传承久远的年俗,春节是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为了让年更有味道,为了让相聚值得回忆,从进入腊月开始,各家各户都在买买买,餐桌上不断添肉加菜,大家都在吃吃吃。过年,要的就是这样的氛围。
以前有句老话叫“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意思是即便平时日子拮据,也一定要过个丰盛的好年。现如今生活好了,家家户户都吃穿不愁,平日里的生活不比过年差,过年的时候更是该买的就买、想吃的就吃。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可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生活好了不假,可是与此同时,一些不好的现象也在抬头。过年的时候浪费行为时有发生,这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相悖,也让喜庆的春节氛围有了瑕疵。有鉴于此,让不浪费成为春节的标配,绝对很有必要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浪费首先要从吃上做起。家人相聚、朋友相聚、同学相聚,过年的时候总是在吃吃喝喝。无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到外面聚餐,为了表示主人的热情周到,好酒好菜总是一上再上,结果大家都已经酒足饭饱了,桌子上的饭菜却还满满当当。家里每天都有客人来,剩饭剩菜没办法再上桌,冰箱里又放不下,好好的饭菜就白白浪费了。
过年的时候要吃好吃饱,但是却不应该大肆浪费。在家聚餐的时候,尽量少做一些菜,精致但却不铺张,让亲朋好友吃饱,又没有浪费的负罪感,这样主人绝对不会丢面子。在外吃年夜饭或聚餐的时候,要根据人数的多寡合理点餐,哪怕不够吃了再添菜,也比一剩一大桌要好。如果实在吃不完了,也要尽可能打包,尽量做到光盘。
不浪费还要从买上做起。在外的子女回家过年,家里的人气就旺了。老人们担心年货不够,平日根本舍不得花钱,这时候也要疯狂采购。吃的、喝的、用的,该买的不该买的,乱七八糟买了一大堆。可是食品是有保质期的,过了保质期还没有吃完喝完,只能是白白浪费了。现在购物很方便,先少买上一点,不够用了就再去买,这样才节约又环保。
不浪费还要从一些年俗做起。过新年,放鞭炮,这是传承千年的民俗。放鞭炮本来就是营造个氛围,可有人却成千上万元地买烟花爆竹,这除了造成浪费不说,还为环境增加了压力。面对重重雾霾,放鞭炮也要做减法。很多地方元宵节期间有放孔明灯的习俗,严格来说这倒不算浪费,可是放孔明灯存在安全隐患,春节期间这样的习俗也要能简略则简略。
勤俭节约,绿色过年,让不浪费成为春节标配,让节约成为新年俗,这样的春节才喜庆而不奢华,这样的春节才温暖且温馨!(高永维)
-
2017/01/28
长城网
家的磁场里,浸润着“年”的幸福
临近年关,雨雪飘飞,寒气袭人,却冻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热情和向往,更阻不住大家回家过年的车轮和脚步。身处的异乡是带着新鲜感而不断尝试与开拓的世界,而家乡与父母,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无论我们怎么漂泊,都感觉有一个方向。年来了,家以其强大的磁力牵引着你我归心似箭的神经,我想,这股磁力便是“年”的幸福。
“年”的幸福孕育在春运的旅途中。在电视上、在视频里,我们看到那返乡的车流人流将城市的大街小巷塞了个“拍拍满满”,到处是滚滚的车轮和暖人的气浪。外出打工的人们如候鸟般经过长途跋涉,背着行囊,带着儿女,冲破买票难的重重关卡,奔向家的方向。在春的迁徙中,或许有些“挤”,或许有些“忙”,但大家收获的却是挤出来的温暖、忙出来的幸福。因为家是一种呼唤,更是一种期盼,回家过年才是幸福的内涵。
“年”的幸福蕴含在相守的等候里。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张叫人心疼的照片:湖南湘西外出打工的石欣,春节前一路坐火车、大巴、公交,赶路近24小时回到村里时发现,3岁的儿子早已在路口等着他回来,在家里留守的还有60多岁的父母。父母的牵挂、儿女的等候,是每一个家庭里磁场的核心,是在外游子最向往家的初衷。春节马上要来了,家是一种牵挂,更是一种追求,回家过年才能真正品味幸福的甘甜。
“年”的幸福释放在团聚的美好时刻间。春节的主题是团圆,团圆的本质是亲情。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里,一家人在一起,家的磁场是母亲准备的一桌饭,温暖了你被外卖敷衍了一年的胃;是与父亲谈工作拉家常中的心灵撞击;是与好友亲朋谈天说地的酣畅惬意。享受温暖,品读深情,在爱与被爱中度过佳节,就是“年”的幸福;见个面,道平安,在简简单单的交往中度过佳节就是“年”的幸福。
此时此刻,幸福是什么?那就是回家过年。年来了,让我们一起带着对亲情的牵挂、对家的期盼,回家过年,品味那不能忘怀而随时苏醒的味道,感受那沉淀在生命里的甘甜,沉浸在家的磁场里共享“年”的幸福。(苏倩岚)
-
2017/01/26
长城网
有一种文化叫年
过去,老人们常讲:“一吃腊八饭,还有二十一天半”,就过年了。年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的地方,甚至要持续到二月二“龙抬头”,都算“过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各种文化,闪亮登场;在春节大舞台,都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奉献给大家,展示得淋漓尽致。
春节是亲情文化大展示。一说春节,远在他乡的游子,都有一种“思乡之心”、“思亲之情”;在家的老人,甚至早早就为闺女、儿子,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准备好各种最爱吃的东西,掰着手指头算孩子哪一天赶过来。有道是:风筝飞得再远,故乡有亲人,就一定会在春节前“飞回来”。你看看,我们每年繁忙的“春运”,回家人那迫切的心情,还有肩上扛的、手里提的大包小包,就可以知道春节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人们对春节的感情。
春节是饮食文化大比武。虽说这年头,人们想吃什么就能随时吃到什么,想买什么就能随时买到什么;但是,每到春节,每当亲人相聚的时候,人们还总是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煎炸烹炒、凉菜热菜,“一个都不能少”。总是说少弄点,弄多了吃不了;可每顿饭下来,总是“吃的没有剩的多”。远在天南的,会拿出天南的拿手菜;身在地北的,会拿出地北的绝活儿;那满满的一桌菜,就是没有“八大菜系”那样齐全,也一定都是每个人的“看家本领”。
春节是节庆文化大集合。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有着深刻寓意。相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教师节、妇女节,春节的节庆活动是一种大集合,“门类”更齐全,从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到灯展、猜谜、扭秧歌,应有尽有。重头戏,则是每年春晚。这场春晚,从年三十晚八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一的一点多,与人们一起守岁。
春节是礼仪文化之大全。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但总是因为竞争节奏太快,工作太忙,而将“礼仪文明”忘掉,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做“都不是外人,哪那么多讲究”?而春节期间,不管你是去见父母,还是看望七大姨八大姑;不管你是给寿星老拜年,还是到左邻右舍串门,都得彬彬有礼,讲究一定的礼数,不能太随便,不能大大咧咧;说话要和声悦色,要知书达理,要有大有小。
春节是祭祀文化总动员。祭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尽孝道的一个侧面。春节不但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也是祭祀逝去亲人最重要的日子;不管节日里多忙,节前都要祭祀逝去的亲人,祭祀逝去的父母、爷爷奶奶,这也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谁回家过年,没有给逝去亲人上坟,没有给逝去亲人送去纸钱,没有上供,没有敬酒,就会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背负上不孝子孙的骂名。仪式不管简或繁,纸钱或多或少,一定要去祭祀。
春节是消费文化齐上阵。每到冬季,尤其是一进入冬子月、腊月,便是商家认为的每年最火“销售旺季”;就是今天已进入电商时代,坐商、电商也还会竭尽全力,在“销售旺季”大做促销文章。有人形容,春节前的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那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不管坐商、电商,都会绞尽脑汁,使出浑身的解数。那早早就开始的“广告大战”,就更是五彩缤纷,让你目不暇接;一旦经受不住商家的诱惑,你兜里的钱可就都“飞出去”了。
年,不仅仅是一个重要节日,更是一种文化。正因为如此,才能从远古一步步走来,在加入每个时代的精华、剔除糟粕后,又不停地往下走去。年就这样变成了一种文化集成、一种文化继承。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年才有更充分的理由,向着美好的未来,一直一直走下去。(唐剑锋)
-
2017/01/24
长城网
回家过年是一种连寒风都甜的信仰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春节临近,各火车站已经人潮涌动,而微信群里也流传着《春节自救指南》《通关亲戚全攻略》《可能回了一个假家,可能有一个假妈》等段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果说,思念是一种连呼吸都会痛的病,那么回家过年,就是连寒风都甜的信仰。这种信仰已经融进血脉、沉入基因,无论关山阻隔,还是风雪交织,即便一票难求,都阻碍不了游子急迫的脚步。
回家过年,其实并不总是那么愉快。可能要面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尤其父母的逼婚,面临三姑六婆七舅八姨的围堵、面临可能早就忘了长相的亲戚朋友红色炸弹的轰炸、面临熊孩子的调皮捣蛋,甚至还得从本来就很骨感的荷包中抠出一大笔买礼物、送红包。还是熟悉的问题,还是熟悉的配方,那酸爽劲儿,直让人“蓝瘦,香菇”!
回家过年,其实也有很多烦恼。回家第一天,“想吃啥妈给你做”“垃圾放着,让你爸去”“空调温度怎么样,要不泡个热水袋”;第三天,“把垃圾倒了”“把碗洗了”“快去看书”;第五天,“就知道玩游戏,什么时候学习?”“你回来干啥,还不如开学呐”“什么时候开学”,似乎所有人都有被嫌弃的经历,起的晚要被骂、睡的早也要被骂;不做家务被骂,家务做得不好也要被骂;出去玩要被骂、宅在家也要被骂;玩电脑要被骂,玩手机还要被骂,搞的一众小伙伴怀疑人生“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明知道有这么多套路,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打包回乡:南充姑娘从北京骑17天自行车、“千里走单骑”回老家;西宁小伙买7张火车票、途经8个地方、在11个火车站上下车、行程达2000多公里曲线回家;“十万返乡摩托大军”更是由广东一路奔驰载着年货跨越大半个中国,回到云贵川。
古人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而今天的人们却把家,当做放心的地方。不管那个地方是贫穷还是富裕,也不管要面临多少考验,只因为那里有眷恋的人,有割舍不掉的亲情,所以始终是温暖的。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游子是在天空上飞翔的风筝,而家就是地上始终牵动的那个线轴。不管风筝飞得有多高,离开有多久,只要线轴还在,都不会迷失方向。(周文郁)
-
2017/01/23
长城网
过年,回家
时间在忙碌的工作中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心里默默计算着一年能有多少劳动收获,开始了放假倒计时。给爸爸买的手机,给妈妈买的衣服早已打包收好,只等着放假的号角吹响,就踏上回家的征程。
回家,回家。
年少的时候,对家乡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是最美好的,高考填报志愿,巴不得填的越远越好。耳边没有了父母的唠叨,开始一个人“远走高飞”的生活。年轻的时候,是肆意、轻狂的。从跌跌撞撞到阔步向前,在逐梦的旅途中,越走越远。时间从指尖流走,不经意间回首,才发现,家已经淡出了视线。
都说“海阔凭鱼跃”,鱼儿曾努力的挣脱过大海的束缚,但是在感受过外面的世界后,终归还是要回到海里。都说“天高任鸟飞”,鸟儿也曾恣意飞翔,但是飞倦了还是要停靠栖息。
回家,回家,是该回家了。
远方灯火摇曳,父母早早的就开始张罗。铺上洒满阳光的被子,做了色味俱佳的拿手菜,摆好鞋口朝外的拖鞋。家的味道浓郁芬芳。这里只有粗茶淡饭,但是唇齿留香,这里没有画梁雕栋,却可以酣然入梦。
回家了,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听着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响,听着窗户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连爸妈你一句我一句的拌嘴,都觉得那么温馨。这就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我的家。
放下工作的包袱,陪着年迈的父母聊聊天,散散步。卸下平日的伪装,在父母跟前撒撒娇,尽尽孝。时间仿佛慢了下来,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一年的疲惫一扫而空。
家,是梦想的起点站。家,是人生的续力站。家,异乡人是魂牵梦绕的地方。
过年,回家啦!(夏鹏)
-
2017/01/20
长城网
变的是春节,不变的是家国情怀
1月15日《人民日报》综合报道,话说,BBC去年派了几个英国人来中国体验了一把原汁原味的春节拍了一部纪录片,腾讯视频总点击量已达到3700多万!小编不仅连看了三集停不下来而且全程纳闷儿状态:为什么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儿看着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过年画面却有一种莫名的新奇和感动呢?有木有发现:任何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一旦被冠上“地球”“亚洲”“中国”的头衔瞬间就会变得高大上?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典,译名更为炫酷,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部老外拍中国春节的纪录片,至少有三大亮点。其一,聚集一个奋起直追世界、正在飞速发展的高大上中国。片中既有“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又有北京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也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在这里,你会感到震惊,春运期间铁路出行人数高达2亿5000万,一天就可以售出560万张火车票!
其二,关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特别是社会底层民众的春节表情。片中,在返乡路的站点,两位充当片中主持人的英国大爷,喝了志愿者为骑摩托车返乡的农民工兄弟免费提供的姜汤和粥,惊喜地表示:粥里还有肉!感觉心里暖暖的!他们捕捉到,中国人春节亲人重逢的画面,令人忍不住眼睛一热。折射出春运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悲欢离合。
再者,中华传统的好东西竞相露脸,把古老与现代交融的中国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赏心悦目,着实令人眼馋!BBC给了个“北京饮食文化的灵魂”美誉,查干湖捕鱼、哈尔滨冰雕、香港夜间花车游行、维多利亚港的烟花、包饺子吃团圆饭、求签逛庙会……BBC还特地寻访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请出最长手工面——1918米长寿面闪亮登场。
中国的春节习俗以及它所富含的文化特质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农历正月初一,被正式命名为“春节”,也就是现代意义的春节,并被国家列为法定假日,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开始的,现代春节发展到今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但春节有一样是永恒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包括BBC纪录片涉及到的在内的一切中国春节的文化内涵与生活场景,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无论是像BBC这样的国外媒体的传播,还是我们作为经历者,都会触摸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有一个永远的“中国春节”,这就是共同的家国情怀。
BBC带给我们的是万花筒式的中国春节的瑰丽景象。赞赏之余,我们更应从中体味到中华民族、我们这个国家的伟大与可爱,激发起我们应有的感念与担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家国情怀始终富有丰沛情感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甚至可以说,史书万卷,随便哪一卷的字里行间都能读出“家国”二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积淀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千古名句,已经浸透在我们的血液里,澎湃激荡,薪火相传……
BBC拍了《中国春节》,不仅引发英国人各种羡慕嫉妒恨,更感动了众多中国人。我们自己的媒体该如何借鉴BBC,讲好中国春节的故事呢?不久前,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国际电视台开播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以丰富的信息资讯、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面对火了一把的BBC《中国春节》,咱们的媒体该闻鸡起舞,大有作为。
“这个比长城还要古老的节日,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沉的情结。过年了,天涯海角也要回家,千山万水也要回家……”BBC的《中国春节》,撩拨每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回家,我们归心似箭,然而,在急切的期待与温暖的团聚中,更该沉思,我们为什么要回家?我们该为这个家奉献些什么呢?(梁江涛)
-
2017/01/20
长城网
有一种孝叫“回家过年”
1月4日《齐鲁晚报》显著位置上,刊登了一幅照片,谁看了心里都会酸楚楚的。那是一幅旧照:发生在2016年2月10日晚,也就是正月初三,在淄博火车站,一名中年男子跪别深夜送行的80岁父母。这位中年男子姓张,由于多年没有能回家,感觉对父母十分愧疚。
吃过“腊八饭”后,春节就在眼前了。常年不在父母身旁的你,今年是否打算回家过年?是否也会在见到爸妈的瞬间泪流满面?成天疲于工作的你,忙于打拼的你,是否也常常把父母惦念?在梦中与父母相见?然而,团聚总是匆匆那刻,你是否像张先生一样歉意满怀?然而,只有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今年春节,让我们“送爱早回家”;因为孝心不能耽搁。
有一首歌,虽然不是专门写给年的,却自从问世以来,一直都是送给亲人最好的“礼物”;尤其是每年的春节之前。不管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留守在家乡的父母,总是百听不厌,总是盼着“礼物”变成真的“常回家看看”:“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尽管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帮妈妈刷一次筷子洗一次碗”;尽管一年,甚至几年才能“给爸爸捶一次后背揉一次肩”;那也是一种孝心,那也是一种尽孝。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唯有孝心一刻也不能耽搁,是不是再忙也要回家过年?
《孟子·离娄上》一文中,这样说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在古人看来,“回家过年”,就是最大的孝道。孝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亮点。古代有“二十四孝”之说,今有“回家过年”;在父母眼里,有什么礼物比儿女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健健康康更幸福的事情呢?在父母眼里,不是孩子当多大官,挣多少钱才叫成功,而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年没病没灾,才是最大的心愿。作为孩子,不再让父母“与远方子女一起过年”只是一种奢望,不是一种最实在淳朴的孝道吗?
你上网百度一下,就会发现有关“回家过年”的话题,很是火爆。不仅有电影、电视剧,也有歌曲、小品;不仅有年画、春联,更有公益广告、晚会名称。“回家过年”,满满的都是爱,满满的都是情,满满的都是孝,构画出一幅社会和谐图。为了“回家过年”,甚至开发出了订票软件,打开网络,现在不仅可以买到回家的车票、船票、飞机票,甚至可以买到返程的车票、船票、飞机票。“春运图”,不仅“运”的是人,更是情,更是描绘亲情图的彩笔。
今天的“回家过年”,已经摆脱了“买票难”时代。只是看你能不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了;就是工作再忙,挣钱心再切,也别忘了“80岁深夜送行父母”的期盼。这种期盼,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是父母的牵挂,是牵动你“回家过年”最大的动力。今天的父母,不管是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恐怕都不缺钱;他们最缺的是你的长情,你的深爱,你的孝行。让“回家过年”成为一种最实际的孝,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有人说:年是一个团圆节。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守岁、吃年饭,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是老人最开心的一刻。不要打电话,不要发短信,不要看视频,不要上微信,直接“回家过年”,尽管老人没有说出来,那是怕你不方便,那是怕你不好请假,那是怕你车票、机票不好卖。你要理解父母的心情,你要知道孝心不能等,你要弥补对父母的亏欠。
在钱不再是衡量孝不孝标准的今天,“回家过年”才是对“二十四孝”最好的诠释。可能要像古人做到“二十四孝”,凭借今天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都不是问题,都不成问题;而只有“回家过年”,才是对“二十四孝”的发扬光大,才是“二十四孝”的与时代同行。(唐剑锋)
-
2017/01/20
长城网
开篇的话
金猴辞旧岁,雄鸡闹新春。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向来是中国人一年中最期待的大日子。对于中华大地乃至天涯海角的中华儿女来说,年是最为温馨美好的时刻。即日起,在欢度春节之际,长城网渤海潮评论频道特别开辟《贺新春·寻年味》专栏,与您一起喜迎新春,寻找年味。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