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教育科技

考生自杀,本不该是重复的苍凉表情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杨兴东 杨燕明 郑家侠 2014-06-26 10:52: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4日,安徽高考成绩公布,就在当天下午3点,位于合肥市新蚌埠路铁静苑小区内,一名18岁的男孩从27楼跳下,当场身亡。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死者是今年的一名高考生,因考试失利选择轻生。(6月25日《市场星报》)

  杨兴东:加谬说过,“自杀在人的内心中酝酿着,犹如酝酿一部伟大的作品。”时至今日,已无法得知合肥少年自杀当日,怀揣怎样的心情。他唯一留下的是痛苦不堪的亲人,与来自某重点高中的学生身份。或许后者正是他疲惫不堪的诱因。在这种错位的关系下,虽然高考不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但却仍被不断拔高成学生的唯一。

  杨燕明:花样年华的孩子,其生命的陨落,到底该谁为其负责呢?没有人为此负责,那下一次的悲剧又如何避免呢?理性地分析,孩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自杀”,教育的功利与世俗应是罪魁祸首,现实中,学校的声誉、社会地位,还有当地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绩”,都跟升学率有着很大的关联。源于此,我们的教育,的确难逃“口口声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办应试教育”的尴尬。此外,家庭关怀的不到位,社会关注的势利与庸俗,都在“添油加醋”,也都应为高考生生命的陨落负责。

  郑家侠:完整的高考教育不仅包括“成功教育”,也包括“失败教育”。即在高中时代就要制度化植入“失败教育”,教育学生高考不是人生进取的唯一通道,高职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同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通道。特别是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社会需要各层次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惑,职教生成香饽饽的现实,让人看到考不上大学的“好处”。考生坠亡,后高考教育不能“坠亡”,这是我国中学教育的空白和短板,教育大纲补上这个“空白”和“短板”,也就挽救了“高楼上的学生”。

关键词:考生自杀,考试,失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