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理工MBA作弊案,答案是哪来的?
10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部门获悉:经公安机关侦查,“2014年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试作弊事件”犯罪事实基本查清,初步认定本案是精心策划预谋并利用高科技设备非法窃取国家秘密的案件。(2月11日《人民日报》) 要作弊就必须有答案。纵观历年来媒体曝光的各类考试作弊“实践”模式,答案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派人参加考试,在考试过程中,将考题传递出去,找“专业”枪手作出较为正确的答案,再传递给作弊考生。二是通过窃取或者直接买通答案持有者,将标准答案传递给作弊考生。 MBA考试的标准答案属于国家机密,如果是后一种模式,作弊者将被认定为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而对于前者而言,毕竟不是官方的标准答案,恐怕较难认定此罪,但也将因使用了非法设备,在一定条件下,涉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或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教育部出台的临时性规定,还将受到相关考务处罚。 侦查机关目前将该案定性为“利用高科技设备非法窃取国家秘密的案件”,看来这些作弊者所拥有的很可能为标准答案。报道还称,“犯罪嫌疑人交代,考试当天,由犯罪嫌疑人周某在开考后,从不法网站获取答案用于作弊。”我们不得不追问,不法网站何以有答案?这份答案究竟来自何方?还有没有其他地方的考生使用了这份答案? 同时,与非法窃取答案相对应,应有答案被泄露途径。要么是答案合法持有者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出去的,这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要么是答案合法持有者违反保密要求,不慎泄露出去的,这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要么是答案合法持有者已经尽到了保密义务,只是作弊者技术着实高超,侵入系统非法窃取答案。无论是何种情形,都应当以此案为契机,顺藤摸瓜查清答案泄露源头。这不仅是对本案的最终交代,更是防止类似恶性事件发生的必然要求。 还须追问的是,根据先前报道,培训机构承诺“若分数太低可找关系提分”,“花钱提分‘保过’背后,是培训机构所谓的‘关系’,而打通关系,靠的是钱。”究竟是何种“关系”,能够让培训机构作出如此自信满满的“保过”承诺?钱又流向何方神圣?在这条作弊产业链上,有没有改卷者甚至面试者的身影?又是谁纵容了监考者?这些人有没有滥用职权的犯罪行为?这都需要严查并给出交代。此外,在培训机构的往年“培训”名单中,是否存在作弊“成功者”?这也兹待深挖。如果有,则需要取消其学籍,涉嫌违法犯罪的,也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可见,就目前而言,这份调查结果还并不完满,需要公安机关进一步扩大“战果”,追查到底,让哈理工MBA作弊这根绳上的每只蚂蚱,以及其他绳上的那些蚂蚱,都因违法付出代价。同时,该案更应给考务管理部门敲响警钟,亡羊补牢,及时堵住漏洞,还考生一个公平的空间。(舒锐) |
关键词:哈理工,MBA,作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