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点评河北

“一个都不能少”诠释燕赵“善行”风尚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20 08:0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他因孩子求知的眼神而弃商办学,他因留守儿童对温暖的向往创建了石家庄首座留守儿童家园。多年来,在赞皇县,梁庆梅帮助300余名留守儿童找回家的温暖,资助61名孤困儿童圆了大学梦。(1月18日《河北日报》)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这部电影之所以获誉无数,不仅是因为演员的表演自然纯朴,更是因为故事情节真实感人。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其实就上演着同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梁庆梅,这个创建了石家庄市首座“留守儿童家园”的“编外家长”,用同样一份“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情守护了300多名留守儿童,诠释了燕赵大地的“善行”风尚。

  因为一个孩子求知的眼神而“弃商办学”,这种我们以往常常在影视节目里才能看到的情节,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上演了。与其说梁庆梅是被这个孩子打动,倒不如说梁庆梅是被内心那份桑梓乡情所感召。“生于斯,长于斯”,梁庆梅不仅为这一个孩子的求学路忧心,更为整个村子的教育现状忧心。从那时候开始,建设一所民办学校、为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成了梁庆梅的生活重心,甚至不惜倾其所有、负债累累,只是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

  因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经常有孩子遭遇意外,梁庆梅很是心疼,就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这份良知,梁庆梅成了300多个留守儿童的“编外家长”。买菜做饭、照顾生活,梁庆梅尽可能地为这些留守儿童做了亲生父母该做的一切。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甚至还很有“远见”地给这些留守儿童安装了“亲情电话”、请来了心理专家、安排了“代理妈妈”。梁庆梅的这份无私投入已经超越了我们对“回报家乡”的理解,这种教育理念更是超过了我们对“民办学校”的想象,可以想见,梁庆梅在这些孩子身上付出了多少的爱心和精力。这个贫苦的小村庄,因为这样一个有能力、有真情、有善行的男人,俨然成了留守儿童的“世外桃源”。

  梁庆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向我们证明,他的善行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生选择,这个“编外家长”的专业教育理念更向我们证明,他的善行不只是雪中送炭,更是授人以渔。如果说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成就了一个张艺谋,梁庆梅领衔的“一个都不能少”则是成就了几百个孩子的求学梦、承载了几百个家庭的幸福梦、凝聚了一个村庄的发展梦。这样看来,梁庆梅的这份善行不仅可以“小写”到每个孩子心中,更可以“大写”到“和谐河北”的大梦想中。何为善行如兰?此为也;何为质朴民心?此为也;何为燕赵风尚?此为也!(赵媛)

关键词:梁庆梅,留守儿童,编外家长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