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就得摸准老百姓的所急所想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如何持续改善民生?如何确保政治社会大局稳定?12月7日,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12月8日新华网) 政才书记有这么两句话,说得很好。他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将失去意义。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是促进发展,而且是促进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政府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那么,这其中自然就产生了一个实现路径的问题,即怎么做工作的问题。 其实政才书记的话已经指明了这个方向,即做工作要从百姓民生出发。说白了,就是你得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眼下最着急的是什么。明白了这些,自然就找到了困扰发展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方面,要从大处着眼,善于发现困扰民生的突出问题,敢谋、善谋大手笔。重庆市从原来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为实施“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建设五大功能区”战略,就是建立在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民心期盼,解决好各区县同质化发展、招商引资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的科学决策上。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3.1%,进出口总额增长20.5%,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另一方面,又要从小处着手,直面广大老百姓关乎最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用最实际、最有效的行动说话。2012年,重庆市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至240元、困难群众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至60%、保障性住房也增长11.8%、9万户困难家庭领取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今年更是提出要办好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67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等22件城乡民生实事,而且有18项已经全面开展。鲜活的数字,明白的传递着重庆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理念,那就是用最务实的举措彰显民生情怀。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解决好“说”与“做”的问题。解决好关系社会民生的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参与和持续不懈的努力,要把这层意思讲清楚、说明白。既要争取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又不说“过头话”、“放空炮”,更得要真真切切、老老实实的把工作落到实处,把应该办的实事办好、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春眠觉晓中) |
关键词:科学发展,重庆,经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