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行榜”有多大用处
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这是国内研究机构首次发布关于高校国际化水平评估的排行。榜单显示,国际化水平最高的10所高校依次分别是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上交大、同济、南大、厦大、北师大、人大。(《中国青年报》11月26日)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有关机构就开始了对国内大学的排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赵红州研究员和蒋国华教授等1987年9月发表了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国内十余个单位其后发表过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但全部出自民间。教育部发言人续梅曾对记者表示,教育部不赞成、不支持大学排行榜。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好几个大学排行榜。除了最近冒出来的这个西南交大版的,深圳网大公司、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版)早就年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并且,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观察”也有各自的年度大学排行榜。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发布年度全球大学排行榜“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按照目前这个趋势判断,今后还将会有新的大学排行榜诞生。 面对这样的“大学排行榜热”,我们需要理性思考三个问题:大学究竟需不需要量化的排行?大学排行榜究竟有没有用?“大学排行榜热”背后的根本动因是什么? 毫无疑问,大学是可以从数量方面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排行,但是,我们评价一所大学的好坏,更重要的依据却是很难用数字去量化的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研究质量和学术精神。特别是对于一所著名大学来说,压根就不需要排名。比如,哈佛大学尽管在全球几大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并不固定,却没有人据此认为哈佛沦落了,哈佛也不会因为名次的下滑而耿耿于怀。而那些普通的大学,则需要良好的大学排行榜来撑门面。比如,一旦某年某大学排行榜将其位置上升到多少名,就会大肆高调宣传。比如,就曾有大学在其本科生招生网上发了“热烈祝贺我校荣获《2011中国大学评价》、《2011网大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百强高校”的公告。 无论是从学术上看,还是从实用性来看,大学排行榜的价值并不大。学术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领域的现象与问题,并从中提炼出真知、原理、规律、真理。大学排行榜在这方面不能有实质贡献,因为关于大学的学术,比如学术自由、学术至上、自主办学、教学与科研统一,早就被研究过了。就实用性而言,包括学生报考大学和求职者应聘,并不是看某个大学排行榜,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大学的口碑等。更何况,国内的大学排行榜所依据的数据权威性一再受到质疑,并且还经常被爆出向大学索要排名费和大学主动出钱买名次的丑闻。 “大学排行榜热”的背后,不乏利益的驱动。一方面,大学排行榜的研制方需要通过大学排行榜获得切实的利益——赞助和课题经费。另一方面,一些非著名大学也需要通过大学排行榜获得切身的利益——利于招生和招聘。正是双方有共同利益,所以才使得“大学排行榜”热了起来。(胡乐乐) |
关键词:大学,排行榜,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