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赶考”步伐,实现中国梦想
1949年3月23日,饱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意气风发地迎接新中国的到来。由平山县西柏坡赴京之时,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并意味深长地对战友们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何为“进京赶考”?即将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考试?在毛主席看来,解放全中国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天都是一场考试,而考试的重中之重,则是共产党人是否能始终保持自律性和先进性。为此,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细细想来,“赶考”精神和“两个务必”的实质所凸显出来的是一份清醒和一份责任。 “赶考”需要坚守一份清醒。过去谈到干群关系,常常用“鱼水关系”来形容,而如今大家有时用“蛙水关系”来描述,甚至用“水煮鱼”来比喻。如何深深扎根“大地”,增强公信力、提高凝聚力,是今日共产党人必须破解的“考题”。当下,反对“四风”、群众路线的提出与全面贯彻落实,在规范广大党政干部行为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赶考”的大环境,共产党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群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守那份清醒,将党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赶考”需要承担一种责任。这种责任的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意味着吃苦,意味着奉献。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考试,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更需要全体党政干部勇于承担责任,以抓铁有痕的干劲,攻克一道道难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社会如何变迁,“赶考”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上大胆,用权上谨慎,做人上低调,以清醒得头脑和踏实的干劲,不断坚定“赶考”的步伐,奔向中国梦。(李家玺) |
关键词:赶考,中国梦,干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