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公考模拟题背后的生态
2013年下半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面试。重庆大学举行了一场公务员面试实战模拟大赛,一道题目是“比领导先当处长如何安慰他”(11月17日《重庆晨报》)。 这道面试题是这样的:你的领导是单位的副处长,而且在你刚到单位时对你照顾有加。但是在一次选拔处长的会议上,你比他多一票,当选了处长一职,因此他一直闷闷不乐,甚至影响到了工作,你该怎么办?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老领导”毫无悬念地成为“满意答案”,试想,如果年轻干部整天考虑如何去安慰失落的老领导,还有多少精力为民办事?这道面试题之所以成为新闻,正因为它是当下官场关系的生动写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机关上升通道的固化之弊。 干部年轻化使领导班子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刚刚40岁出头,已成为独当一面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更早时,1934年,年仅30岁的邓小平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常以自己为例,说明年轻干部堪当重任。可如今,年轻干部比领导先当了处长,还要搜肠刮肚表示安慰,假装恭敬做出姿态,这样的官场生态正常吗? 在论资排辈固化模式的引导下,一些年轻公务员精于研究潜规则、“官场厚黑学”等等,信奉“刁圆滑,好提拔”,在工作中更多地看领导眼色行事,而淡漠民众的评价。久而久之,明规则不彰,办事效率不高,蕴含任人唯亲的“官场文化”盛行,不仅影响政府效能与公信力,而且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更有可能成为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比领导先当处长”的面试题就是一道改革考题。之所以出现下属先自己提拔而闷闷不乐、影响工作,就是因为现行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强大,甚至相比于论资排辈还相当弱化;之所以公众质疑年轻干部升迁有“官二代”背景,就是因为选官用人环节公开透明缺失、信息知情度不对等,导致“习惯性猜想”。 到底如何考核官员,相信科学的办法都在我们心里。何时这些“科学办法”真正走到台面上来,“比领导先当处长”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公考面试题了。(梁江涛) |
关键词:公务员,面试,模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