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招募“处女”实验与学术公信力
日前,一则招募“处女”大学生提供静脉血用于课题研究的网帖,引起部分网友热议,有人质疑为何做实验“非处不可”。据报道,这个帖子的确是北大肿瘤医院课题组发布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研究是严谨科学的,总体上并无不当之处。 北大解释称,因为性传播是HPV病毒感染的主要渠道,在18至24岁且未经性生活的女性群体中,感染该病毒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她们非常适合做阴性对照,招募本身符合研究的需要。北大的回应,让这一个在网上热传的话题迅速冷下去,一些猎奇者也由此散去。笔者在想,为何一个并非专业的质疑,会引起如此多的关注?这反映我国学术团体还不适应与社会公众打交道,同时,由于长期来的学术管理缺位,学术的公信力已经严重下降。 本来,在学术自治的学术环境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违背学术伦理,应该由学术共同体按学术标准、规范进行评价,但在我国,对学术的管理长期实行行政管理,而与之对应的是,学术评价被官方的行政评价与社会的舆论评价替代。不管是学者的学术贡献,还是对学术不端的处理,都只见官方或者媒体的声音——以官方的授奖来评价学者的学术能力,以“媒治”替代对学术不端的调查、处理等等,而唯独不见学术共同体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学者的声望降低,大家也不再以学术的眼光看待学术问题,而是用利益的眼光打量学术。 近年来,针对大学教师、学生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不时有网友质疑某项学术研究没有价值,是对公众资源的浪费云云,而从学术自治角度说,一项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应该由学术共同体进行评价的,否则,学术就将失去独立性,失去学术自身的判断,彻底走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问题在于,在我国学术公信力下降的环境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更多非专业人士,也关注专业的学术研究问题,这甚至让一些在学界本不存在争议的话题,也弄出争议来,像北大这起招募“处女”的风波,在专业人士那里,是太正常不过了,可对于非专业人士,却成了大新闻,似乎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此事再次说明,学术评价应主要实行基于学术的评价,不能由行政评价、舆论评价,甚或司法评价左右的。 对于专业性的学术研究,理性的态度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科学、理性地分析,而不应该不加分析就批评,而如果在分析时缺乏专业素养,则应当尊重学者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毕竟,学者有研究自主权,其所进行研究的价值、学术伦理,接受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和评价。但不得不说,由于学术圈不断传出丑闻,诸如有知名教授贪污上千万课题经费,有博导潜规则女生,在这种环境中,一些网友看到北大招募“处女”的消息,是会不假思索地将其与潜规则、丑闻联系起来加以演绎的。 这就要求学术群体以及学者学会与社会公众交流,做好基本的“科普”工作。在网络平台上的对话、交流,是与专家、大学生对话、交流完全不同的,后者对一些基本的专业概念有着共识,而前者则由于人群的不确定性,比如还包括一些中小学生或者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参与其中,就需要在对话、交流时说清楚一些基本的概念,不然,就没有对话的基础。这是所有在网上发布学术信息、观念的研究者必须注意的。就像北大经过此次风波,也意识到工作的不足,没有在招募启事中,对为何要招募这一群体的实验者,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有这一说明,那么也就不会引起网友的“误会”。 这更对学术重塑公信力提出挑战。学术自治是让我国学术研究走出低水平困境的根本途径,但是对于学术自治,很多网友是怀疑教授的学术操守和能力的,他们不相信教授们能“自治”好,于是反对学术自治,这就使学术自治陷入悖论。其实,今天一些学者的学术操守、能力被质疑,主要源于没有学术自治,只有教授、学者拥有学术自治的空间,他们才有机会学会自治,通过自治增强学者的学术荣誉感、学术操守。没有学术自治,就没有学术公信力可言,而在没有学术公信力的环境中,任何人都可以对学术横加指责,结果学术的独立性进一步丧失,我国学者要保持独立性,做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也就更为困难。(熊丙奇) |
关键词:北大,招募,处女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