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保障房沦为政府的“面子”
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经过几年“高速”建设保障房进入“产出”高峰,但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民心房”屡遭尴尬。(新华网) 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政府针对低收入群体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本应“一票难求”,但如今在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愁嫁”的尴尬,建了没人住,大量空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各地保障房频频上演“空城计”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不外乎以下几条:项目选址偏远,属于生僻地建房“凑数量”,住户上班不堵车也要几小时;配套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小区脏乱差,物业管理不到位;保障房质量偏差,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等。 保障房本是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目的就是保障民生、惠民便民,然而在这些地方却彻底变了味。之所以会出现上面的保障房怪现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忘记了保障房的本来目的,仅仅把它作为“任务”、“政绩”,使它最终沦为了政府的“面子”。 要避免保障房沦为政府的“面子”,一方面必须在广大领导干部心中根植为民情怀。心中没有为民的理念,只有官位和“钱”途,这样的“空城计”肯定还会继续上演。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从制度上确保保障房回归它的本意。如不能“重量不重质”,不能“重建设轻分配”,位置偏僻、环境不好、配套设施不齐全都不能达标等。 我们必须记住,只有让保障房真正惠民便民,政府才真有“面子”。但如果让保障房只是沦为政府的“面子”,政府以及我们每一名干部都会大失“面子”。(追风晓尘) |
关键词:保障房,空置,低收入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