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尊重“无名”英雄的选择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6 09:3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7月29日开始,一个“结衣救人”的英雄群体引发了武汉各大媒体的密集报道。好人做完好事就“人间蒸发”了,大家用尽各种办法,还是不见他们的踪迹。公安局想表彰都没有对象,直呼情况罕见。

  这是一次特殊的营救,王志先生第一个下水救人,但当他进入水中后,自己其实也处在了一个危急关头。随后,是那名中年男子跳入了水中,对他们施以援手,接着,是岸上的群众把衣服结成绳索,这让营救的20分钟变成了完美。

  人们希望找到关键先生,找到无名英雄,是因为对他行为的认同,对其善举的敬重。我们看到,落水的少年,第一个参与营救的王志先生,都得益于“关键先生”的接力,他不仅托举了少年的生命,也托举了王志先生的生命,正是因此,这带给人特别的感动。王志先生希望找到他,是因为内心想要表达的谢意,市民希望找到他,是因为人们想真实地感知其人。

  但我们不必为他的不露面而遗憾。

  在习惯认识里,一个人做了好事,人们知道他的事迹,这才正常;哪怕自己不愿意,人们努力去找到他们,让事迹被传唱,带来感动,这才完满。但这样一个时代,价值多元,人们的选择也多样化。电影中的范伟“求求你,表扬我”,要一个承认做了好事的名分,但现实中,也有人把这看得很淡,瞬间而为,不是太在乎大家看没看到,表不表扬。美好道德有标准,但道德实践服从于个人,我们赞扬道德行为的美好,也尊重个人践行美好道德的方式,以及他们的选择。

  在“结衣救人”的群体里,他们可能事先互不认识,但这样的救援没有时间思考,更不可能演习,只能是下意识做出反应。他们事后可能互不联系,默默回到各自生活,他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如同我们的邻居,甚至就是你我。践行善举的人不愿让自己呈现在聚光灯下,也许这是善举后他作出的选择,对自己行为的理解,不论他是否走到我们面前,人们对他都会投以敬佩的目光。

  有暖流在城市流淌,这使人们的心灵获得安宁,让良行善举以人们愿意的方式继续下去,这也是城市的气质。(肖纯)

关键词:结衣救人,英雄群体,无名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