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女“海归标签”折射救助盲区
流浪女,能说地道的英语,曾在新加坡留学,在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过……最近,一名露宿郑州金水河岸的女子,引起广泛关注,她究竟为何流浪?7月15日记者联系到她的表哥王先生。他说:“我们看到微博上她的照片后,确认她就是张佳。她的父母十几年前已离婚,父亲不知去向,母亲也是精神病患者,不知在何处。小姑娘以前家境很好,曾被送到新加坡留学过,后跟母亲到北京。”(7月16日大河报) 应该说,发生在郑州街道的这一幕,又一次让人重温了一个城市对于弱者的关爱与温情。对于这名流浪女,众多市民百姓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之情,一些热心市民给她送来一些换洗衣服,给她购买来可口的饭菜,还应她的要求买来冰激凌、“全家桶”和麻辣鸡腿套餐。媒体记者的关注和报道,社区救助人员以及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等等,这是一个城市充满爱心的体现。然而,这些对于这名“流浪女”陡然而来的爱心救助和关注,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偶然因素”,而不是制度性救助的自觉。 这名流浪女之所以引人关注,并迅速得到如此多的“爱心”,一定程度上与其特殊的身份“标签”有关。一者,年轻、相貌可人。多数人和多数赶来的人,并不排除是一种同情心,但这种同情心里面又掺杂着一些“可惜”的因素。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沦落到这一步,本身就是一个触动绝大多数人恻隐之心的“痛点”。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是一名相貌丑陋、甚至身有残疾的流浪汉,是否也能有此“待遇”或“关注”?这是其一。其二,在其“年轻”的背后又有着“海归”的标签。这名年轻流浪女又恰恰是一名在新加坡留学过的“海归”,而且还是曾在北京某电视台就职的人员,还能“飙”几句流利的英语。这样的家庭和学业背景,以及工作经历,结果却沦落到街道乞讨和流浪的地步,这样的极大反差本身也容易引人关注、引人唏嘘与垂泪。反之,如果不是这样一连串“出人意料”的现实极大反差,这名“流浪人员”是否能获得政府部门的迅速反应?媒体的关注?无数爱心人士的来临? 当然,无论怎样也不能否认这份“爱心”和“关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爱心”应该是“一视同仁”的爱心--对于任何流浪人员、精神病人员无差别的爱心,也应该是一个基于制度性自觉的救助和关心,而不是源于公众的“一时同情心的泛滥”。其实,我国城市流浪人员的生存状况并不好,一些城市街头时不时可以看到类似的流浪人员,却并未看到多数人寄于同样的“同情”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迅速处置”。而像去年媒体报道的,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死亡在垃圾箱中事件,足以说明政府相关部门实际上在“救助”机制方面存在巨大疏漏,而“幸运”的像这名“海归流浪女”,而不幸运的就可能如这些“死亡的流浪儿童”。这可能才是最真实的接近城市流浪人员生存现状的现实。 对于城市流浪儿童的统计显示,分布在各个城市不低于30万人,这还不包括成年的流浪人员。这些人群的生存状况如何,是不容卒睹的,并不排除有种种原因这类人群并不“乐意接受救助”,然而,救助的方式多种多样,职能部门是否穷尽了一切必要的手段?是否像面对一个舆论强烈关注的“海归流浪女”那样,多了一份难得的“耐心”?城市公众不乏善心,面对弱者,城市公众会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放大”这一同情心,这是蕴含于城市人文文化中的善的因子。然而,靠公众的爱心,靠媒体记者的“挖掘”,终归“享受”到关爱和呵护的只能是“个别”。我们希冀制度性的发力,希冀这份“阳光”能平等无私的惠及任何一名流浪人员,这才是城市中最需要的温情温暖。
|
关键词:流浪女,同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