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别让16万“蚁族”沦为“封闭的底层”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12 07:2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昨天,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指出,经粗略估计,北京约有16万“蚁族”,生活在高校周边或人口流动聚集区。这些人月平均工资为4133元,近七成人居住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6月9日《京华时报》)

  16万人基本快赶上一座小县城的人口了,但放在人口多达2000万的超级城市中,16万的“蚁族”,的确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即便不能被忽略不计,也仍然相当渺小。事实上,一座城市,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要运作良好,其实离不开各种角色的人员,那么“蚁族”的存在,未尝不是一种正常的分工。尤其是对于初来乍到的城市新鲜人而言,从“蚁族”做起,也未尝不是个相对公平的起点。只要城市的上升通道畅通,大可不必担心起点过低。

  不过,从“蚁族”多为青年,且大多分布在高校周边来看,“天之骄子”恐怕已不幸成了“蚁族”。当“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这几个原本不该扯上太多干系的词却“同居”一处时,“蚁族”的出现的确多少有些意外并令人尴尬。的确,香港首富李嘉诚最初也是从打零工、干推销员起家的,比起李嘉诚当年每天工作16小时的辛苦来,如今的“蚁族”们,恐怕要幸福很多。既然连曾经更“蚁族”的李嘉诚都能通过努力而成为首富,今日的“蚁族”,其实完全有望获得明日的成功。

  “蚁族”们固然不必对当前的境遇过于纠结,更不必因为一日为“蚁”,便整日为前途哀叹。某种程度上,放下架子,一切从零做起,其实恰恰应该是这一群体的应该摆正的心态,“蚁族”式生存未尝不是当代青年磨炼自我并成长的契机。

  不过,16万“蚁族”扎堆城市,大学毕业旋即成为“蚁族”,恐怕也绝非一个正常现象,尤其是当“蚁族”们的聚居村不仅住宿条件简陋,连基本的生存空间都过于逼仄,甚至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低层级衍生经济圈时,“蚁族”们究竟还有没有足够的机会跳出这个圈子?“蚁族”的上升通道是否通畅?会不会真的就此成为又一个城市“底层”,恐怕并非杞人忧天。近日发生的厦门公交车爆炸案,尽管并非蚁族所为,但城市底层的生存境遇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城市危机,显然已不容忽略。

  基于上述视点,“蚁族”的形成,其实不能因为是自发就视为合理,“蚁族”的基本生存空间是否一定只能如此逼仄,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存在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否存在机遇和机会的不公正,恐怕更值得反思。无论如何,“蚁族”的存在,虽然并不可怕,但是,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必然要有社会公平与机遇公正来保障,更需要有稳定健康的社会结构来支撑,让“蚁族”的圈子不再封闭,让“蚁族”们看得到更多上升的通道,真正把“蚁族”当作人才,无疑不可或缺。(吴江)

关键词:城市,蚁族,流动聚集区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红网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