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的方式来谴责不文明的行为
南京一学生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留下“到此一游”的事情,让这个周末异常不平静。 “人肉搜索”一如既往地犀利,“丢脸丢到国外”、“丑陋的中国人”的指责仍然是那么地刺耳。包括孩子的痛悔和父母的道歉,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上: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在文物上刻字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不文明,那么我们的态度就都是一致的:这种行为要去谴责,要去反思。谴责与反思的目的,是消除这种不文明。 刻字的确实是小丁同学,他由此就成为了部分人口中“民族的耻辱”。但是这种画刻“到此一游”的行为之普遍,在国内景点里已经司空见惯到大多数人视而不见的地步了。一个未成年的少年,能否就能以一己之身,为这一普遍的不文明行为“买单”?如果说一开始,“人肉”出小丁同学来,还是一个基于义愤的行为,而且这一“人肉”也带来了父母道歉的积极成果,但是后来,关于这个孩子的隐私一条条被挖出来,网络上的恶语谩骂如潮而来时,我们不得不对这样的深度“人肉”和谩骂表示遗憾:这已经脱离了文明而正当的方式,已经同刻画古文物一样,成为了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何尝又不是在一个孩子的还相对稚嫩的内心里,深深地、用力地、洋洋得意地刻下“到此一游”四个字呢? 批评小丁的行为,反思国人“到此一游”的文化基因,都可以。但挥动“道德身份”大棒,恶意猜测“他的父母一定是有地位的人”不妥,用黑客手段入侵他就读的小学更不对。这很容易变成伤及无辜的行为,很容易成为道德高地上的狂欢,正人却不正己。而因为此事发生在国外而愈添亢奋,更是容易陷入民族自卑的漩涡:事实上我们的记者昨天就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发现了日语、英语、韩语各版本的“到此一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丁一夜痛哭,我们应该鼓励他坦然而勇敢地站出来亲自道歉。如果他跨过这道坎,那么这件事对他的成长来说,裨益无疑将会超过损失。这是从个人来讲。从社会来讲,“到此一游”事件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事,可以当作一个文明行为大讨论的契机。我们应该放过具体的个人,采用文明的方式来讨论这一现象,思考如何用法律的、文化的以及其他一些现代社会具有的文明手段,来消除国人内心里那根深蒂固的“到此一游”文化;如何像最先贴出这个事情并为同胞的表现“深深痛心”的那位网友一样,从痛感、耻感里敲响内心的警钟,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 谴责、纠正不文明的行为,必须以文明的方式来进行。唯此,每一个不文明的事件,才能化为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不是让不文明事件中的负能量无限发酵。(李军) |
关键词:文明|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