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被曝光后引发关注。之后,来自南京的游客父母主动联络媒体:“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从公厕到公交,从景区到文物,“到此一游”现象在国内并不罕见,可没人会想到,一名中学生在国外“涂鸦”会引发一场关于文明的大讨论。没人会否认“到此一游”属于不文明现象,就像很多人都知道随地吐痰、随意插队、横穿公路、乱闯红灯同样不文明一样,可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却换成了另外一个人,文明习惯欠缺,行动起来自然会失范。民众和媒体对学生埃及神庙涂鸦的心情也很复杂,同样的行为,在国内觉得稀松平常,到了国外就变得不可饶恕,一方面说明了“到此一游”现象绝非偶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人心中其实有一把文明的尺子。文明社会,一定是社会个体的整体文明。  …[详细]
 
到此一游,无处不在!  
“以暴制暴”治不了“到此一游”
  中国游客丁××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被曝光后引发关注。之后,来自南京的游客父母主动联络媒体:“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孩子父母表示,此事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原谅。文明旅游需要国人的道德自律、文化自觉,更需要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  …[详细]
 
社会应该怎样教育神庙涂鸦的孩子
5月26日,这名孩子及其父母,通过媒体表示:“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孩子父亲同时表示,希望大家宽容孩子,不要打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过事情并未因孩子父母的道歉而平息。被指丁曾就读的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网站被黑,打开自动弹出“丁×昊到此一游”。微博上许多网友则继续“人肉”丁×昊的各种身份信息。  …[详细]
富而不贵的“到此一游”
著名学者于丹曾说“如今的我们‘富而不贵’。财富在数字上体现了,但生命的尊贵,包括人们的悲悯之心、公民的担当,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是缺乏的。我们不缺少墙上的文明、博物馆的文明和文明遗产,我们真正缺少的是化入民生的文化权利和生活方式。”中国已不再是封闭的,但她却是落后的;中国已解决温饱,但是体态行为并不优雅。 这些都是拿钱买不来的。  …[详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  …[详细]
景点文物很受伤,中国式“到此一游”何时休
3500年前的古埃及文物,留下了中国游客的题字。网友称,这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国内景点更是惨不忍睹,赣州的翠浪塔,塔高九层,每一层的砖块,护栏,门框无一幸免!“大师们”,请问你想“遗臭”多少年?请手下留情吧!笨手蛇-阿甘:世界很奇妙,有很多地方去过一次不会再去,于是有了到此一游的冲动。能否也变个角度,设个签到处?  …[详细]
 
国人两手满当心中空荡!  
“到此一游”为啥成了驱之不散的幽灵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对这个3000多年前的文物受损,他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看到这一新闻,有一种无力的感觉。这些年来,我们见到的“到此一游”还少吗?我们针对“到此一游”的批判还少吗? …[详细]
 
让“到此一游”成为国人的文明警示牌
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起我们中国的伟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桥段——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指化作的“天柱”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字样,可见国人的“到此一游”的心态由来已久。但大圣的行为我们只觉得有趣,这次的“到此一游”事件却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羞耻。  …[详细]
期待国人“到此一游”症就此终结
对于游客对文物进行刻画、涂污等破坏性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早有明确规定:“刻画、涂污或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但长期以来,由于游客多、流动性大、文物使用管理单位人力物力有限等原因,很难对破坏文物行为抓现行,而具有执法权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对文物乱刻乱画行为一直存在取证难问题。 …[详细]
神庙上的涂鸦也是一个“奇迹”
“丁锦昊”火了!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有中国游客公然涂写“丁锦昊到此一游”。25日,当事人及其父母公开表示道歉,并恳请大家给孩子个机会。据说,卢克索神庙已具有3000多年历史。如今,将同样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汉字,以及“到此一游”背后的国民素养,一齐刻于这座埃及古迹上,这大致也算是中国人“创造”出的另一个“奇迹”。 …[详细]
 
处罚与教育应双管齐下。  
石海的石头遭游客“到此一敲”
  昨日,记者从宜宾市兴文石海景区了解到,这里不但有游客乱写乱画的,还有把石头敲下带走的。石海景区相关负责人谢忠介绍,石海景区乱写乱画的现象相对较少,集中在大漏斗的岩壁上。在石壁上留下的字体,都是用石头画的,时间一长就会消失。民居相关负责人曹家树介绍,由于到景区游玩的游客较多,经常发现有游客在西阳楼的墙面上,竹子和树上的字迹是用刀子画,便无法消除。  …[详细]
 
别谴责"到此一游"的孩子 大人们都文明了吗?
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到此一游”被曝光后引发关注。之后,来自南京的游客父母主动联络媒体:“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孩子父母表示,此事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原谅。风景区内乱刻“到此一游”,屡见不鲜,一遇曝光,即遭受广泛质疑。一个叫“梁齐齐”的游客,就因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受到社会谴责。 …[详细]
因丢脸骂孩子 不如先管好自己
八达岭长城的城垛是涂鸦侵袭最多的地方,城垛的两边和城垛内侧的石砖上,都布满了涂鸦。其中以“篆刻”的为主,也有少量使用白色或黑色油漆写上去的。一位清洁工告诉记者,刻字大多用车钥匙等锐利工具,新的叠在旧的上面,“管也管不住”。受害最深的地方,是北八楼,这座烽火台已经被封闭,作为游览线路的终点。记者看到,用于封闭烽火台的砖块上,已经刻画上了桃心、“到此一游”和各种人名。  …[详细]
卢克索“到此一游”会否万古流芳?
5月25日《新闻晚报》报道:“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曾带队赴埃及多次的资深导游张先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 …[详细]
用文明的方式来谴责不文明的行为
刻字的确实是小丁同学,他由此就成为了部分人口中“民族的耻辱”。但是这种画刻“到此一游”的行为之普遍,在国内景点里已经司空见惯到大多数人视而不见的地步了。一个未成年的少年,能否就能以一己之身,为这一普遍的不文明行为“买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丁一夜痛哭,我们应该鼓励他坦然而勇敢地站出来亲自道歉。如果他跨过这道坎,那么这件事对他的成长来说,裨益无疑将会超过损失。这是从个人来讲。 …[详细]
 
请用文明方式谴责不文明行为!  
西湖边也有太多“到此一游”游客:能否专设留言点
  一句国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到此一游”,远渡重洋在埃及引发中国游客关注,通过微博传回国内之后,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在著名的景区西湖,早在数年前,频繁现身的“XX到此一游”现象,也曾让管理部门和市民大为头疼。如今的西湖边,还有“到此一游”吗?昨天,本报记者前往西湖景区部分景点进行了一番调查。西湖边的树干上,有人连续两次留下“墨宝”。西泠印社内游人刻的字,多得盖住碑文。  …[详细]
 
“到此一游”当事人父母道歉 妈妈:请给他改错机会
25日下午,一位中年男子打进《现代快报》新闻热线,称要为“到此一游”事件道歉。在约定的地点,记者见到了孩子的父母。孩子的母亲流泪不止,称是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发生的。当时就批评了他,孩子也认识到了错误。“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得不好,我们和孩子向关注此事的人道歉,也向埃及方面道歉。”孩子的父亲称,这事在网络上传开后,他们心里很内疚。  …[详细]
被“到此一游”戳到脊梁骨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到此一游,被后世浓墨重彩,丁锦昊学做神仙也来了个“到此一游”被“人肉搜索”。父母、学校都被网友骂了个遍。道歉了,大家还愤愤不平,都觉得他把中国人的脸丢太平洋里去了。虽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转到别人待腻的地方,但是,山川之雄奇,大海之辽阔,古迹之精美,难免会让人触景生情,进而手痒难忍,这是人冲动本能,无数名篇佳作都是这样“到此一游”后应运而生的。  …[详细]
“到此一游”为中国人文明出游敲响警钟
 5月27日电近日,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引发广大网友对国人旅游素质的讨论和反思。港台媒体认为,该事件应该为中国人在文明出游方面敲响警钟,它不是一个人的不文明,而是某个群体的不文明。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更要完善有关制度规范民众的行为。近些年,中国游客都已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竞逐的“上帝”。 …[详细]
“到此一游”伤了中国人脸面 人肉搜索并不能终结
几乎可以坚信,这些模仿对象也是一个个“模仿起家”。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人肉”出一个终端的个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不可能通过给予某人一个“恶名”,就能补救一群人的素质洼地。对于终结“到此一游”,人肉的方式并不对症。 …[详细]
 
 
精彩评论
 
 
“到此一游” 请到此为止
国民“到此一游”陋习何时休?
粗暴也是一种“到此一游”
“到此一游”镜子照人正己
国人两手满当 心中空荡
“到此一游”是一种幼稚病
责问“到此一游” 也须自我审视
到此一游 谁应蒙羞
热衷“到此一游”的不止游客
若“到此一游”不是刻在埃及神庙
 
 
联系我们
  电话:0311——87117150
  邮箱:caoyufang@hebei.com.cn
  出品:三农频道
  责编: 段沙沙
  如果您有好的话题或建议,可以联系我们。
 
 
 

三言两语

 

孩子犯错,主要错在成人,孩子有样学样。到中国每一个旅游点,都是“到此一游”的字样。在国外写了大家知道羞耻,为什么在国内就不知道羞耻呢。我们应该学会先爱护自己的文物,应该懂得在自己脸上写字也是羞耻。孩子可以原谅,大人应该进步。

 

——俞敏洪

 

 

三千五百年前的神灵身上你都敢乱涂鸦真是无法无天,像那个不把玉帝放在眼里的孙悟空,也看不起如来佛祖在他的手指上写上“孙悟空到此一游”结果被压五指山下,让猴子猴孙永远丢脸。

 

——萬事如意

 

 

到此一游;刨“丁”意义不大其可能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影子,在不经意间的一些恶习,“丁”可能懊恼这一被放大的错,众人何必执着于此;生活中唯有提高自己的素养才是王道,不犯错、少犯错,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才能避免为自己的粗习买单;只有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不去破坏文明敬畏大自然。

 

——老鬼看盘

 

 

这对他本人和监护人都是一个教训,对所有有这种行为的人都是一个警醒!收敛点吧!

 

——韩士潮

 

 

到此一游一类的事情,不只是少数中国游客才会这么做,国内外景点上不同文字的“到此一游”比比皆是,为什么国人所为就特别扎眼,容易引起严重非议呢?无非是总体国民素质不够高;再就是国民相轻的恶习推波助澜。从不严格要求、检讨自己,一旦别人身上发生不文明行为,立刻以高尚者的姿态批评攻击。

 

——散淡的人

 

 

有一条有代表性的声音是:到此一游是国民文明的顽疾,不论是长城,还是故宫文物上,“到此一游”屡见不鲜。如今,“到此一游”居然漂洋过海,到埃及洋洋得意地呲牙咧嘴。殊不知,“到此一游”既是个人文明的暗疮,也是毫无底线的炫丑。在一定程度上,“到此一游”其实是国民文明的试纸。

 

——红柳

 

 

中国人的到此一游何时是个尽头啊,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啊,学校和家长责不旁贷啊!

 

——风云

 

 

“到此一游”在国内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丁xx到此一游”把民族的脸丢到国外去了,所以再次引发国人对国民素质的反思。丁xx事件本身暴露两个信息值得思考:一家人游埃及,看来也是有钱的主;丁一直学习很好。有钱了素质没有提高上去,过于强调文化知识,疏于思想品德教育。

 

——语哲

 

 

5月25日消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

 

——端木赐

 

 

 
 

 

 

  专题推荐
 
 当黄金遭遇“中国大妈”
 从“国旗下的表白”到“拒绝求爱体”
 活人何时能走出“天价墓地”的怪圈
 大学生贷款买苹果手机
 中国半月连遭四次沙尘袭击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
 石家庄女子4万现金当街撒落
  让人无奈的中国式“春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