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以建设文化强区为目标推动文化发展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襟渤海、中有雄关,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造就了山海关富有魅力的城市个性。山海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形成了以长城文化、海洋文化、关城文化为核心的山海关文化。山海关先后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山海关古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孟姜女故事传说”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改扩建后的长城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堪称中国长城的“百科全书”。同时,山海关旅游开发历史早、是国内避暑度假旅游的开创者。经过多年建设积累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全区旅游景区发展到13家,仅去年就接待游客36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32亿元,在财政收入和GDP中均占有重要比重。可以说,山海关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区,建设文化强区具备许多优势条件。为此,我们立足于山海关文化优势,立足于全区科学发展实践,乘势借力、传承弘扬、繁荣发展,尽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着力把山海关建设成为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之城。 一、立足区情实际,注重加强文化与发展的融合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支柱,生态是根基。山海关立足区情实际,注重加强文化与发展的融合,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生态、城乡建设、科技等方面的“联姻”。一是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和生态的融合。注重强化大文化、大旅游的理念,强化文化与旅游、生态共荣共生、互动并进的理念,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用文化提升生态水平,倾力打造“200平方公里”文化旅游大景区,重点抓好古城文化休闲度假产业园、海洋文化休闲度假产业园、山地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生态+文化”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二是积极推动文化与城乡建设的融合。按照城市即景区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和公共设施建设中,充分挖掘和体现山海关特有的文化元素,特别是加快建设山海关文体中心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高度重视城市雕塑等文化符号建设,不断增加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同时,坚持以新民居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壮大临海“渔家乐”、近山“农家乐”、大樱桃采摘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旅游,推动其上档升级,从而实现文化与城乡建设的“联姻”。三是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瞄准数字技术的前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比如说,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就运用了光电立体沙盘、电子触摸屏、3D数字等高科技手段。再如,与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龙城帝国”大型网游体验基地,就是一个以长城文化为主题、以全球互联网为平台的,大型互动体验式网络文化旅游项目,为全国首创、世界领先的新时代动态文化旅游产品。 二、打造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 山海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围绕建设河北知名文化产业园区目标,倾力打造“壮美长城、时尚渤海、古韵雄关、福地燕山、灵动石河”系列文化品牌,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山海关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是打造“壮美长城”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城文化之乡等垄断资源和品牌优势,强力打造“山海长城文化体验区”,抢占长城文化高地。加快实施老龙头历史文化公园、长城本体修复工程等项目,办好中国•山海关国际长城节、中华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等多项大型节庆活动,不断丰富拓展长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彰显长城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持久魅力。二是打造“时尚渤海”文化品牌。立足海洋资源优势,科学融入文化旅游休闲元素,着力构建沿海海洋文化产业带,充分展现山海关的海洋文明。重点实施渤海明珠国际酒店及游艇俱乐部、乐岛二期、一级渔港等一批文化品位高、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的文化旅游项目,做大做强休闲渔业和渔家风情游,真正将金色海岸片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滨海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三是打造“古韵雄关”文化品牌。围绕打造保存、延续、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名城的目标,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着力实现旅游产品向以文化为价值核心的创意旅游产品和经济效益的转化。加速古城文化产业园内总兵府综合文化旅游项目、东罗城文化产业园、角楼湾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力争暑期前正式对外开放,以文化创意产业激发古城活力、魅力和竞争力。四是打造“福地燕山”文化品牌。依托角山、长寿山景区资源,以及山海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深挖“山地文化”内涵,创意“山地文化”载体,大力弘扬“山地文化”。加快建设国家森林公园、3D数字影视制作基地、石雕艺术文化苑等景观及配套设施,开发森林浴、中医养生、生态康体等养生运动项目,全力打造以文化生态为主线,集登山观光、休闲度假、体验长寿于一体的山地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五是打造“灵动石河”文化品牌。立足石河生态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充分发挥“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品牌效应,建设现代产业展示体验文化集群。快速推进石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沿河重点发展商贸会展、创意文化、旅游休闲、总部经济、房地产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把石河建设成为景观生态之河、旅游文化之河、运动休闲之河、崛起发展之河,建设成为临水而居、以河兴业,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特色魅力区。 三、实施文化惠民利民工程,全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文化惠民利民工程,大力推进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区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快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重点推进山海关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建成一个集合健身、观影、休闲功能为一体,配套设施完备的群众活动场所。逐步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工作人员,做到功能布局和设备配套齐全,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开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力争9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加强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室改、扩建工作。到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准中各项任务,建成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整合古城文化街区、城区文化广场、镇村文化中心等文化阵地,汇集独具关城特色的故事会、评弹、京剧、秧歌、剪纸、篆刻、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古韵关城——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充分展示我区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开展“欢乐社区、欢乐农家——城乡文化互访互动”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与激情。全面实施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工程,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全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区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向群众提供,使图书馆、文化馆(站)的资源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加强长城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工作,与明长城沿线各文保单位联合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组织举办长城书画展等主题活动,共同促进长城文博事业发展。举办“当代博物馆教育功能”为主题的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
关键词:山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