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渤海观潮

精神卫生法五月起实施 明确“非自愿医疗”概念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03 08:0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非自愿住院治疗”标准严格

  而对于“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标准”,必须是有伤害,还必须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才符合“非自愿住院治疗”。唐宏宇提醒说,我国的标准像美国一样严格,可以大大减少“被精神病”事件,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影响到精神疾病患者的及时治疗。

  唐宏宇:比如我们现在规定“无害则无非自愿”,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确的行为,他就住不了院,只有等他出现了明确行为才能够非自愿住院,耽误的是他的治疗。我们一方面尽可能阻止“被精神病”,同时也可能把真正需要治疗的精神病人漏掉。

  但其实,防止“被精神病”并非《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宗旨。目前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达到了1亿,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了1600万,由精神障碍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已经位居各类疾病负担的首位。中国卫生法协会常务理事郑雪倩认为,防治精神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事件。

  郑雪倩:国家要立法就是要解决怎么防治、预防和治疗康复精神障碍疾病的病人,同时要解决一些社会矛盾来缓解这些贫困家庭的负担,来保证社会的公共安全。所以我们说精神卫生法的制定体现了国家政府关注精神卫生工作,而且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精神卫生服务,更好的来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利,来平衡公众利益与患者权利之间的利益。

  心理健康及精神障碍预防提升至法律层面

  在80多条的法律条文里,第二章中,我国还首次将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预防提升到法律层面,郑雪倩认为这将防范精神疾病发生的关口大大前移。

  郑雪倩:一个是在学校工作单位就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开始和从单位开始就预防。另外,对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的时候,他要给予一些心理的援助,心理的帮助。从社区的角度,他提到要在社区范围里帮助和进行心理的疏导。家庭成员之间也要互相关爱,媒体也要开展这种宣传,这些方面都增大了预防。

  除了关口前移,出院患者的后续康复工作同样需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长期困扰精神卫生机构的病人治愈却无法出院,大量病人压床的情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谢斌:社区康复机构要为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今后按照法律规范,可能要提供专门的场所,要具备让他恢复社会甚至劳动功能的条件,要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康复训练。

  不过,一部辗转了27年才最终出炉的法律,要想解决1亿人口的精神障碍问题还是远远不够,在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资金安排以及全社会对于精神障碍的歧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时间来改变。

  《精神卫生法》出炉前后始终争议不断,就在《精神卫生法》即将实施之前,有民间机构指出精神卫生法“监护人权利过大、诉权缺乏保障、医生解释权过大”等不足,无法避免被强行送精神病院。

  我们也相信《精神卫生法》还有一些待完善的地方,也不相信仅凭一部法律就能中介“被精神病”等乱象,但我们不应只关注这部法律存在的问题,而是应着看到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人无完人,事无巨细”,无需苛求一部法律完美无缺,只要关注它的落实、执行、修订和改良就好了。

关键词:精神卫生法,实施,自愿医疗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