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专题库>>专题新闻

在西湖边开一个书店是梦想还是现实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24 16:5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西湖边开家有腔调的小书店,什么事都不做,只在每早九点开门,专门招呼爱书的人,自己在店里从头走到尾,一本一本看过去。偶尔三五好友来访,泡杯茶或者咖啡,闲闲一聊就是一下午。阳光好的时候,在店门上挂一个牌子,“晒太阳去了”……这是很多人的浪漫梦想。记者以开一个100平方米的书店为例,邀请了三位业内专业人士:博库书城总经理徐冲、晓风书店经理姜爱军、蓝狮子书店的主人吴晓波,请他们来个案评估一下,实现这一梦想有几层可能。

  理念

  徐冲:理念不是概念,需要细节来体现。比如“以人为本”,就体现在卖场中是否放置读者的休息座位,放在什么位置,安排多少能让读者感到舒适等。

  不要用一个说不清楚的概念来代替自己的理念。前些年,北京出现过一家超级书店,将自身定名为“第5代书店”大肆宣扬。这样一个概念实在很莫名其妙,因为我们不清楚从第1代到第4代都是谁,各有哪些特征哪些理念。一年的时间,这家超级书店以关门收场。

  姜爱军:不卖参考书,不卖试题卷,只做一家纯文学书店,对刚开书店的人来说,太理想化了。书本身面对的是小众群体,纯文学的定位把原本小众的群体又剥离了70%,租金、装修、水电、书的折旧等到哪里去赚回来……想法很完美,但有时候做人不得不让步。

  吴晓波:理念是灵魂,有理念才知道要怎么做。相对来说,杭州比较缺少相对高端的具有符号意义的书店。我们的理念就是把书店做成文化地标,在西湖边开店,它的符号意义就比较强,如同诚品对于台湾,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很多作者、读者才会围绕在它周围。

  选址

  徐冲:选址观察的半径,依照城市规模而定,依照书店规模而定。有多少大学、中学、小学,多少科研机构,多少政府部门,多少文化、教育、法律、新闻单位;有几家书店,主要经营类别等。观察的意义是知己知彼,让选址正确,而不是只凭兴趣。

  姜爱军:最好人流量大,靠近学校、写字楼。人流量大的地方虽然租金高了,但是人气也高,总有人会出于好奇心进书店看看。如果是靠近学校、写字楼这样相对高层次文化消费的地方,他们对新书发行的敏感度高、消费能力也强。所以,应该观察一下书店周围的人,有怎样的阅读嗜好,将那些最有关注度的书放在最醒目的地方。

  吴晓波:从西湖边上的人流来说,虽多却大都是旅游人群,书很重携带不方便,游客顶多买本介绍杭州的导游式书籍,所以这些人群中真正来买书的并不多。杭州本地人的话,又有多少人会来逛西湖呢?来西湖逛书店买书的就更少了。

  从租金来说,西湖边100平方一年下来都要60万到80万。而别的边缘一点的地方,一年下来不过10来万,书店又是利润空间很小的行业,开在西湖边,压力非常大。

  资金流

  徐冲:房屋使用这笔支出,如果占全年销售总额的10%以上,那还不如就此断了做书店的念头。做书店的成本,最大的一项在房产即物业方面,或自有或租赁,总是一大笔开销。如果是租房,必须考虑租期有多长,三年左右的租赁合同,风险太大。因为书店的成长期或称为培育期,三年时间是起码的。人工是另一项大成本,这一项也不宜超过销售总额的10%以上。除此之外,所谓的经营、管理成本,日常发生的费用,如税金、电费、物业等,总量也不宜超过10%。

  姜爱军:要做好“烧钱”的准备。现在租金太高,说句玩笑话,如果你要开书店,就开自己家里。许多开发商请我去开店,不要租金我都拒绝了,因为店面维护、库存、营业员工资,这些都要钱的呀。100万,很快就烧完了。房租15万,装修和硬件10万,40万固定库存,剩下的35万用于采购新书、折旧、水电等其他支出。一本书8折就没什么利润可言了,但是网络书店的折扣力度把店家推入了卖与不卖的两难选择。

  吴晓波:按一个西湖边100方的书店算,差不多要在书店里放1—1.5万本书,需要投入30万;每个月需进各种新书,流动书本资金得4万;书店每个星期要做各种活动吸引读者,活动费一个月在1万以内;租金再要60万至80万,还要算上员工工资,投资不小。

  平均算起来,图书的进价差不多是原价的6.5折,再加上促销的、会员卡打8.8折的,利润空间很小,盈利困难。

  人脉

  徐冲:和出版社及作家处关系,要大气做生意,生意才会大。说到底,做书店就是做生意。做生意的没本钱发脾气,类似制裁、封杀、抵制、绝交这样的名堂,是官家的杀手锏,轮不到生意人学样。比如哪位名气大点的作者去了同城的别家书店做促销,一般来说书店都会不太高兴。但是我在不高兴的同时,一定要算算帐。如果书好卖,我至少也跟着沾点光,如果书不好卖,那我就更不着急了,没准那家书店卖书的钱还不够请客吃饭埋单呢。书店还有一个重要人脉是读者,一定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研究服务的项目、内容和标准。

  姜爱军:书从采购、推广到买卖,人脉通了,整条线才能贯通。晓风的进货渠道直接来自出版社,不知名的书店,也可以主动与出版社合作,邀请一些作家办讲座,开交流会。跟出版社,要用销售数字说话;跟媒体,用新闻敏感度交流。最关键是,再忙,书店主人睡前也要看书,这样才能知道哪些书好,哪些书卖不动。总结起来就是尊重作者,服务顾客。

  吴晓波:人脉很重要,名家的签售会、读书会都是吸引读者的好方法。沙龙、签售、朗读会,甚至邀请艺术家来展卖画作及各种创意产品,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搞活动,这样才能培育固定的消费群。书店是服务行业,你不可能不顾客人管自己看书,书店要以读者为中心。

  然后你得有进货渠道,要和出版社沟通,也需要和当地的图书批发商沟通,一级市场和三级市场都需要铺开。不管是出版社还是名家,要想他们出席,首先要搞清楚他们的意图,比如说是来销售图书的还是推广品牌的,以销售图书来说,你就得向他们保证能卖掉他们所要求的数量,那么他们就会过来。

  盈利模式

  徐冲:做书店,各有各的做法。举新华书店的例子,新华书店是做连锁经营的,一个单店不能连续不断、较大幅度地提高同一营业面积中的销售额,连锁的优势是可以整合资源,有效地掌握终端,集中进货时要求供应商降低结算折扣,提高利润空间。

  姜爱军:按晓风书屋目前的经营状况,赢利点主要在出版社的代理,发展省内下级经销商,最多的时候达到700至800家。每年有2000至3000万销售额,看似不错,但其实利润很薄。书店是微利行业,书店每年只有5%的利润,其中还包括水电、员工工资、书的折旧等。靠卖书的话,收支相抵已经是最理想的了。

  吴晓波:传统书店肯定已经无法盈利,小书店又不像新华书店有政府支持,所以作为时尚书店,有活动、有休闲项目的复合式经营才能让其存活。当然,图书是主业,咖啡厅等都是附带的,但两者的利润需要平衡,假若咖啡厅的利润高过书了,那又怎么称为书店呢?所以附带的产业和书的利润,五五开或者是四六开的平衡最好,绝不可本末倒置。

关键词:西湖,书店,梦想,现实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李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