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狂欢正误伤无辜
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黄洋被投毒致死,令人痛心。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存在“媒体审判”倾向,应当有所自省和规制。同时,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外媒也反思社交网络是把“双刃剑”:“一场灾难发生后的5分钟内,推特作出的贡献最大,12小时后它开始帮倒忙。”因此,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话语狂欢时代,单靠媒体的自我规训是远远不够的,警惕话语狂欢对个体的僭越与伤害,恐怕更值得深入思考。 回顾黄洋中毒案的传播及公共讨论路径,它和过往的其他传播案例不太一样。本案最初的消息来源,是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媒体,随即在微博上引起各种猜测、讨论,后续的媒体报道亦根基于此。那条微博迄今被转发了12万多次,这条新闻的生产、传播以及讨论掀起的二次传播,是在微博上以共时性的形态发生的。传统媒体的节奏,在此已经赶不上趟儿了。它跳出了过往新闻生产传播单向性的时间推进,经由一个引爆点,在网民那里,将信息、推测、评论以及各种误会吐槽,滚雪球一般在微博平台滚起来。 这个引爆点,最初是“准博士生疑被室友投毒”。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话题性十分强劲,“博士”、“投毒”这两个词好比一根引线,大众对教育积蓄已久的不满,借此有了一个出口被泄洪释放;加之案件还无定论,事实模糊,因而增加了神秘感与“虚拟在场”的参与感,传播价值倍增。后来公共媒体(包括一些媒体官微)对本案的介入,其作用只是在对微博的杂乱话语进行萃取与再造。 因此,媒体恪守职业道德以免误伤弱者固然很重要,更要紧的还是如何避免被网络的话语狂欢伤到,毕竟职业伦理仍有时代局限和一定的弹性,而网络已经成为比传统媒体更重要的生活现场。过去,“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在已经往“在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转变。波士顿爆炸中遇难的中国女孩,在外媒匿名保护的情况下,中国媒体很快报道出其详细身世,就是一个最新例证。 人往往喜欢在人群里玩,话题很容易聚集人群,人群中一定七嘴八舌,言论会形成一个市场,各种看法都有人提供(生产),有人接受(消费)。在网上,每个人都可能因卷入话语的狂欢误伤无辜,也可能不期然就被话语狂欢误伤。这误伤与被误伤,剔除了他人的因素,还与自己的发言有关。你也许想说,自己怎么可能用言语伤着自己?当然有可能,在云南巧家爆炸案中,公安局就曾以嫌疑人的网络留言作有罪推定;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的微博也屡被引述,用于佐证暴力倾向——这是不正义的。但显然,普通人都乐于这么做,他们才不管那么多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乐于直播自己的生活和看法,世界前所未有地“平”了。人与社会的互相卷入,也到了前所未有地亲密程度,个人的疆域有时难免被僭越。该如何避免在话语狂欢中的双向伤害呢?这个问题几乎无解,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谨慎言语并保持待人如己的宽容从善之心。(陶舜) |
关键词:复旦大学,黄洋,投毒致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