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如何直面问题接“地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972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5%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一些政务微博没能直面问题。受访者中,60.8%的人有微博账号。(5月1日《中国青年报》) 如今对于政府部门,微博已经成为发布政务信息的渠道,成为政民沟通的桥梁,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压器”。自2009年,湖南桃源县开风气之先出炉官方微博“桃源网”,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及干部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为日常办公的标准配置。 旨在“织博为民”的初衷虽好,但实际操作中流于应付形式,盲目跟风、作秀,睡大觉的“空壳微博”却屡见不鲜。政务微博这种简捷明快的沟通工具,为什么还往往反映的是迟到的民意?该如何直面问题、下沉服务,摆脱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色彩下悬浮的政绩观呢? 首先还得拥有一颗从“朝上看”到“朝下看”的草根心态。政务微博的姿态很重要,不允许有半点官架子,更不允许打官腔,说套话,放空枪,否则只能是个摆设。有的微博成天只关注领导的文山会海,用各种运动式的指示、文件刷屏,而对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视而不见、充而不闻。每一条政务微博发布之前,都应该考虑群众作为受众最想要知道和解决的需求问题。否则,政务微博只是宣传而不是服务。关门造车,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其次,在内容上,要从“假大空”走向“真小实”。碎片化的微时代,冗长繁杂的资讯消息注定无人问津,短小精悍、真切实在的内容才是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和消费“接地气”的一种体现。要敢于直面百姓的责问和抱怨,既要有“高大上”的政策宣传引导,也要有油盐酱醋茶的细微末节。只有把政务微博“织”成健康、亲民、务实的微博,其传播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也才能更多赢得公众支持和信任。 再次,在形式上,一要从“大包大揽”到“各司其职”,将权利责任分工细化,让专业机构专注面向专业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细致深入的信息服务。二要从“严肃古板”到“诙谐幽默”,除了传播“政能量”的权威之外,还得好看,用轻松的交流语言和互动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把权威信息呈现得民众。三要从“止步传播”到“积极服务”。政务微博绝不不仅是简单亮个相,发一条消息就完事,更应该学会倾听、接受批评和认可、积极回应与沟通,用心整改、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系统而连续的工程,可考虑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总结。 微博虽小,却折射出大社会,蕴含着大智慧,可以做出大文章。尽管目前网络社会乱象较多,政务微博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只要坚持贴近百姓,短小务实,,真正发挥政务微博传递政府声音、畅通政民联系、回应百姓诉求的作用,就不失为践行阳光党务、政务、增加政府公信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 |
关键词:微博,政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