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的艺术教育扭曲了艺术
每当假期临近,艺术考级、考证、培训也会升温。表面上看是艺术教育的繁荣,深究起来是艺术教育的扭曲和没落。 我曾经从事多年的艺术教育,熟知不少家长的心态。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培训的家长为数不少。有一些人是盲目跟风,认为别的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也得学,“被培训”的孩子不在少数。而且,艺术培训市场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幼儿园孩子白天上课,晚上“被艺术培训”的情况也不鲜见。受输不起、等不起这些焦虑心态的驱使,一些家长甚至会让孩子参加四、五项培训,用身似陀螺描述这些孩子一点都不夸张。 温州媒体曾报道,一个家长曾每周五放学后带孩子飞至上海,周六跟上海老师学钢琴,周日飞返温州,周一上课,常年如此。不难想象,这个孩子的生活是多么忙碌劳累。 功利心理催生了艺术教育的虚假繁荣和本末倒置: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审美,而是为了掌握技能;培训没有基于孩子的兴趣,而是出于家长的焦虑;考级考证没有立足孩子的实际,而是出于家长的要求。我所了解的一名“艺考高材生”,他从不认为学琴的经历是快乐的。待考至10级后,钢琴也就变成了家里的一件摆设。他每年只会练习考级需要的五首曲目,若有人问他“柴五”(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是什么,他会一片茫然。每年的艺考大军中,对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真正感兴趣的考生估计不多,大部分都是对艺术既不爱好又无特长,多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而临阵改行,为的仅仅是得到一张入学门票,把艺术作为升学的“敲门砖”。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情况也喜忧参半。近年来,中小学艺术节深入开展,一些学校的学生艺术技能、表演水平越来越高,参加各类艺术比赛、竞赛所获奖次、数量年年攀升。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艺术教育的缺失。一边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学校、家长、学生重文化课轻艺术课,艺术教育投入不够,课程不齐,课时不足,质量不保,艺术选修课冷冷清清;另一边是为了艺术类特长加分,那些原本对音乐、美术不那么感兴趣的孩子,生生被打造成了“特长生”。 在中小学阶段,我认为理想的艺术教育应该坚持一个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每个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以此镜鉴,得失立现。目前如火如荼的艺术节,也存在背离教育规律的现象。不少学校的艺术节为比赛而设,为少数艺术特长生而设,一个班级选拔几个孩子,通过加班加点的技能培训,为的就是在上级艺术节比赛中获奖,为学校争得荣誉。而每届艺术节,大多是某些“名校”领走了绝大多数的奖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基本与获奖无缘。这些”名校“招揽了全市最好的艺尖生,有财力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排练。这种将大众的校园文化活动变相为小众的艺术技能比赛,对教育和学生而言,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代儒家提倡的“六艺”即包含了艺术方面的要求,琴棋书画更被列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儒雅、高贵品性的要素。民国时期不少教育学人甚至提出用美育代替宗教。艺术教育从来都是首先作为“无用之用”来助力人的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反对、甚至提倡通过艺术创作来谋生、立业、创业,但是中小学阶段功利化的“艺术教育”,扭曲了自然、唯美的艺术本性,是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最大悲哀。(张丹静) |
关键词:艺术教育,技能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