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中国员工为何不敬业
近日,一家著名市场调研机构对德国和其他7个国家的8000名员工进行了一项名为“哪个国家的员工最勤劳?”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员工被公认为最勤劳。(12月12日《北京晚报》) 所谓勤劳,其实本身只是一种个体的感知与表现,充满着主观化的评价因素。正因为如此,它未必就能够排出科学的位序。但作为一种客观事实,中日等亚洲员工工作勤奋、辛苦,这些品质在国际上都有目共睹,说中国人勤劳并不为过。 中国员工是勤劳的,可是此种勤劳品质的含金量几何?事实上就在上月,知名的盖洛普公司也公布了其2011-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员工的敬业的比例仅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敬业员工只有6%,差不多排名最后。 勤劳但不敬业的中国员工,这或许是一个更显得客观的评价。敬业是职业喜爱、选择与践行三个环节的一致。管理学的常识同样指出,敬业依旧多数从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个人在集体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态度。那么中国人的“勤劳却不敬业”所由何来?此前的报道中曾经早有分析,中国人就业选择的单一向度,中国公司常有“指挥控制”的阶级色彩,莫不都成其渊薮。所以,再勤劳拼命的中国人也可能只把工作当饭碗,但更本质的缘由并不在这里。 虽然中国经济二十几年高速增长,但众多廉价劳动力勤奋工作不过是在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在高制度成本或低制度资本下,公民不仅必须更勤奋地工作,且只能得到更低的收入。当然,作为普通劳动者必须承担的,还有劳动收入的相差悬殊、劳动权利的虚置,直至体现为“勤劳却不敬业”的职业空洞化。如果依旧身为人口红利中的一分子,进而以勤奋去对冲巨大的制度成本,那么工具性的工作,终究无法成为个体的丰盈收获,不富裕与不敬业就会如影随形。(王聃) |
关键词:中国员工,勤劳,敬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