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作业不应止于将“×”改成“O”
本学期开始,沪上小学全面启动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日前,一位小学老师反映:新学期,学校规定老师批改课堂作业时,不能用“×”,只能用“O”。有教师质疑,难道连孩子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也不用培养了?(9月27日《新闻晚报》) 由过去打“×”,变为如今打“O”,这样一个细微的变化,却在老师群体中引起了强烈震动。可见,推进教学方式的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是向前迈开一小步,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事实上,由打“×”变为打“O”,其尊重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心理的善意,是显而易见的。别看“×”和“O”仅是个符号,却包含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比如,老师“×”,表示“绝对否定”;如果打“O”,则表示“指出错误”。显然,相比“绝对否定”,“指出错误”更中肯、更温馨、更人性化,因而学生更容易接受。问题是,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东西,老师并不乐意接受,这就是“教”与“被教”之间存在的矛盾。而推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 不可否认,一些老师反对将打“×”改成打“O”,主要是他们已经习惯打“×”,很难改变这种习惯。这些老师从小处讲,是怕自己出错,有失师道尊严;从大处讲,是一种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表现。 因此,将打“×”改成打“O”,理应得到较好的推行,并得到老师的支持,不必过度解读。相反,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学校不应止于将打“×”改成打“O”。也就是说,老师在批改课堂作业时,不能满足于“指出错误”,还应该批注错误的原因,并列出正确的答案,便于学生对照和真正弄懂试题。当然,这需要老师付出更辛勤的劳动。这也是教师职业崇高的真正体现。(张连洲) |
关键词:批改,课堂作业,教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