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开幕式何以让人舒心
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大型活动开幕式的华美、壮观与绚丽的表达,因此,当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朴素而简洁地呈现时,大家稍感意外。那份清新质朴,恍若重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舒心一笑,“返璞归真,本该如此”的议论随之而起。 这是自1987年以来首次白天举办的全运会开幕式,没有明星大腕,没有霓虹焰火,舞台的主角是全民健身爱好者,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节俭办全运,质朴开幕式和眼下力戒奢靡之风的气氛颇相契合,更是一种呼唤体育运动回归公众、回归全民健身的郑重亮相。 不是说要简单否定从前的华美、壮观与绚丽。对中国来说,经历过81年前刘长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凄怆,经历过国弱民穷和坎坷动荡,国人对奥林匹克体现的文明、和平与友谊充满憧憬,对竞技体育象征的“更高更快更强”极其渴望,体育兴则国运昌也被反复提及。这一切无可厚非。 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憧憬和渴望慢慢变了味道,体育成了地方形象工程的一部分,不但金牌至上、冠军为王成为各省市攀比、追逐且物质鼓励的目标,开幕式也惯性地沿着奢华歌舞、明星云集、绚烂烟花、大型团体操的路数大操大办。结果,体育运动的背景渐渐淡去,竞技体育掠去全民健身的光芒,而美轮美奂的开幕文艺演出究竟和体育有多大的关系没人说得清楚,至于为此消耗的国家和地方性财政支出是否经过严格程序审批,是否物有所值,也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体育,本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这些年,经过中国健儿在各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中日益精彩的表现,在金牌榜及奖牌榜上频频称雄,曾经有过的洗雪国耻的民族悲情渐次淡化。我们或许到了用愉悦的游戏心态迎来全民体育、轻松体育、快乐体育的时代。 事实上,竞技体育的空前辉煌,容易让我们忽视另一方面问题。在竞技体育上,中国越来越牛,但是在国民体育上,我们实在还任重道远。根据2006年的统计,中国人均体育场地是1.03平方米,已经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0倍,进步不小,据悉,到201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但是,这个数字和体育强国差距仍然很大。无论是大众参加中高强度的体育项目的比例、常年参加体育训练的比例、青少年的健身习惯等等,我们都与体育发达国家差距不小。 因此,沈阳全运会开幕式的返璞归真,是对力戒奢靡、节俭办会的实践,是重归全民体育的自信表达,更体现了充分且单纯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正如奥运之父顾拜旦所说,“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曾经在竞技体育方面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如果借着沈阳全运会的简朴清新之风,在全民健身方面也成为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那绝对比金牌第一更令人额手称庆,那对民族振兴、文明新生的意义,也远大于竞技体育的一枝独秀。(李泓冰) |
关键词:全运会,开幕式,竞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