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大学生创业需要精神支撑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05 11:0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创业者就更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撑,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更是如此。

  然而,就在这个“最难就业季”,与政府倡导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相比,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现实反差:大学生面对创业,群体性地表现冷淡。

  资料显示,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了从几百万元到几亿元规模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贴息贷款,放宽了落户等方面的限制。但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依然徘徊在1%至2%之间,与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20%左右的创业率相差甚远。

  这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群体中创业精神的缺失,以及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和氛围尚未形成。

  有跟踪调查发现,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群体中,三年后约有7成的人退出了创业。

  这样的现实面前,重塑创业精神,重构创业文化,显然成为当务之急。

  无论是周维涛还是王继成,这些年轻人身上所共有的那些闪光点,包括他们的判断力和毅力,包括他们追求创新、承担风险、积极进取的那些精神特质,正是我们这个社会特别需要的。

  这些精神层面的财富,有的是他们的天赋,有的却是在受教育乃至创业期间获得的。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塑造这样的创业精神,并进行传导?

  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创业者个人来讲,也可以分为内外两种途径。

  其内在的途径,就是个人的修为。当然,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历程也曾经拥有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复制、模仿。而今,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成为可以供创业者学习的前辈。由此,“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应该成为大学生创业者塑造自身创业精神的一条途径。除此之外,用多种多样的实践、甚至是失败的经历,来锤炼自身,对于当前90后逐渐成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讲,也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外在的途径,则需要一个社会、一个地域创业文化的形成。创业文化植根于一个商业性生态系统之上,它与个体的创业精神互为依托,个体创业精神的传播会加速创业文化的形成,反之,创业文化的存在,也为个体创业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环境和土壤。当然,创业文化的营造和形成,需要很多个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和努力。

  文/记者董立龙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文化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