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课后盼“求真”
(一)“科学梦”如何持久 “李鸣老师在浙大附中教了十几年物理课,很少看到上完物理课后的学生,眼里放出那么多的光”;“很多女孩子也兴奋得要命”。太空课下课之后,已经报名读文科班的凯文跟老师说他要改读理科班。 太空课点燃了科学梦、太空课激发起青少年的科学激情——这是人们评论太空课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是,几乎没有进一步问下去的:青少年的科学激情能持久吗?青少年实现科学梦的条件很充分,还是很不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从事科学活动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去:科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是“求真”。学习即求知,求知就是求真。但是,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在校园内,求真意识很缺乏,求真的风气很淡薄。这个问题不解决,除了国家规划或企业投资的科研活动,大多数青少年的“科学梦”恐难持久。 (二)真实是个好东西 仅仅说“科学活动的本质是求真”,还是不够的,还要回到更基本的问题上去,回到常识上去:什么是“真”(或真实)? “真实”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肯定性认知。我们在说某个人很直爽、很真实的时候,往往带着欣赏的、赞许的口气。“真实”,表明这个事物对我们是完全敞开的,不藏不掖,不欺不瞒,其状态是确定的,因而对我们而言是安全的,没有威胁的。因此,真,是一种善。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追求公开、透明,就是希望自己生存其中的社会环境是安全的。 “真实”是人的生存最基本的需求,真实,是生命之氧。 但另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意识到真实的价值,这是因为真实跟空气一样,太平常,太普通,以至于我们感受不到其存在,空气污染严重了,我们才知道清洁空气的宝贵。忽视平常事物的价值,是人类的通病。 (三)教育,能否让学生“眼里放光” 为什么太空课能让学生“眼里放出那么多的光”,“兴奋得要命”?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不能让人“眼里放光”?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能给我们提供安全,但不能像太空课那样激活生命。 “眼里放光”的发生机制是这样的:这些在太空出现的物理现象引起兴趣;兴趣引起探索的欲望;求知欲让生命呈现敞开状态。求知活动,能让听觉、视觉、触觉——生命的触角充分展开,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思考、分析、辨别、比较、整合——在与客观世界交流、交融中,学习者发现、感受到了自己生命力,快乐和激情就油然而生——求知、求真的过程,就是生命逐渐敞开的过程,是生命力持续充盈、生长的过程。 凡是生命,都有向外界投射的本能,即生命的对象化。求知,则是有目的地投射生命力,是生命的对象化过程,一旦在投射目标上发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到生命价值的实现,就会“眼里放出那么多的光”——这是生命放射的光芒。发现、体验到自身生命力而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幸福反过来又能滋养生命,为生命指引未来的方向。 求知,之所以也叫“探索”、“求索”,就是生命在寻找自己的投射对象。教育的价值,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寻找他们的投射对象,帮助他们实现生命的价值,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或者教给他们获得幸福的能力。除此,不配称作“教育”。 (四)钟祥之痛 湖北钟祥高考作弊成风,很多学生用钱买数字接收器,买考试答案,其实是买分数,买高考入学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还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学习,有多少学生有求知欲?无论是被迫还是自动放弃学习、求知、思索的过程,其实是放弃了生命充分展开的过程,放弃了体验生命成长的激情与幸福——这是不是一种残忍、不人道? 高考作弊的这些学生,如果进了大学,会不会重新回到学习、求知的轨道上来?这种假设要变成现实,前提是他们为“买分”行为感到后悔——但是,他们会吗?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让他们改变认识的力量吗?一些年来,钟祥的一些教育官员甚至教师参与高考作弊,而钟祥政府则以“高考强市”而自豪。在钟祥,有多少学生,会“眼里放出那么多的光”来? (五)太空课,下课以后呢 太空课,不可能经常有;若没有太空课,我们拿什么来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没有航天科技、也收看不到太空课的国家的青少年,就没有科学梦了吗? 激发青少年科学梦的职责,主要在教育。求知、求真,首先是教育的最高原则。但是,教育的现状,是鼓励求真的吗?今年上海中考的作文题是《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但一名参加中考的女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因为这是中考,大家都不敢写心里话,真正有写心里话的人,他肯定考不好的。”不少网友表示这妹子说出了“真心话”。 据报道说,“这节课,像拔萝卜一样,一点点地把同学们从应试的泥淖中拉出来了。”太空课后,他们会不会重新陷入应试的泥淖?李鸣老师说:“这些孩子,自从他们开始上学,整个学习过程中,有一半时间都在考试”,“一年一年,一届届的学生,都讲不出对学科的兴趣何在。他们对自己未来方向的判断,大多依照考分。”这个状况,一次太空课能改变吗? 太空课,已经下课了,“求真”这一课,什么时候能补上? 激发青少年科学梦的职责,主要在教育。求知、求真,首先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戎国强) |
关键词:太空课,青少年,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