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越多 阶层固化越少
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要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 目前,我国一本高校在全国的平均录取率为8.5%,而在贫困地区,只有5.8%。如果城乡加以对比,差距更加明显。虽然社会对高考颇多微词,却无法否认其作为一种重要的上升通道,至今无法替代。读大学,读名校,依然是寒门子弟改变人生境遇的主渠道。基础教育的“起点不公平”,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果不公平,进而产生社会阶层固化的格局——贵贱贫富,在代际间传递。 于是有了“寒门难出贵子”的说法。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 浙江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考生上大学的比例并不低,连续3年保持在8成以上,但进重点大学的比例不足3成(《钱江晚报》2011年8月27日)。浙大招生办主任说,这样的情况越是在顶尖的高校就越发明显,“最突出的是清华、北大,他们每年招收的,很多是全国每个城市或省里的状元,而在这个层次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大概只有一成。” 当地记者在浙江的两所中学做了个抽样调查:台州椒江区农村洪家中学的630名应届毕业生中,上重点线的有26人,占4%。其中,考上“211”或“985”重点高校的学生,一个都没有。而在省重点中学杭州学军中学,上重点线的学生达到92.03%。 “穷人的孩子上职校”——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的话,也从另一角度作了佐证。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70%。 如果数字尚显枯燥空洞的话,一个个贫困生的故事,让教育的不平等具体可感。一个去云南麻栗坡县挂职的记者,这样描述她所看到的情形:学生宿舍里,5个孩子自带铺盖,挤两张床;一半以上的学前班儿童,因为家住得远,只能住校;好些学校,全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只有一本英汉词典,20个孩子抢一个篮球玩;每周有5元零花钱,就能成为班里的“小富翁”……当城里学生忙着兴趣班素质教育之时,贫困区的孩子们在为吃饱饭发愁。天壤之别的起跑线,怎么可能有公平的结果?! 令人高兴的是,致力教育平等的各项制度和举措,正在努力推进和实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变教育的地区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将从根本上改变悬殊的差距,却无法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制度层面的努力之外,在高校招生上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考生倾斜,不失为一种迅速有效的办法。 我们无法让所有的乡村小学都像城里的示范校一样,无法让乡村教师都具备名师的素养,却可以通过定向招生,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读大学、读名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机会,填补基础教育不平等造成的沟壑,让他们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底线,没有教育的平等,底层就缺少上升的通道,而没有通畅的社会流动,阶层必然固化既有的格局。从提升教育公平开始,让每一个孩子尽可能享有平等机会,让每一个勤奋努力的年轻人都能得到回报,如此社会才有希望。(冯雪梅) |
关键词:教育公平,阶层固化,农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