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看得见”的正义定争止纷
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安徽女青年坠楼死亡”事件,北京市公安局9日回应:经认真复核及再次梳理商城全部监控录像、走访调查当晚京温服装商场内人员,袁某排除中毒、性侵害及他杀可能,系自主高坠死亡。与8日的情况通报相比,此次公告明确解答公众质疑,此前一度流传的各种消息不攻自破。 一名女青年突然坠楼实属个案,但当相关猜测得不到权威解答、部分疑点得不到明确证实时,传言就会扩散。扑朔迷离的细节、真假难辨的内幕,不仅会点燃公众情绪,还会引发社会不安。 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给司法执法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及时通报社会普遍关注的案件情况,化解公众质疑,就能赢得更多支持和信任。反之,漠视舆情,对群众关注三缄其口,更容易滋生社会矛盾。 近年来,这方面的教训不是没有。2008年“瓮安事件”、2009年“石首事件”、2012年“泸州事件”等,都是由一起普通自杀事件或者刑事案件引发数百人集体“散步”,最后发酵成群体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教训就是传统封闭的办案模式难以为继。 正义不但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定争止纷。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树公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司法执法部门的责任。(姜琳) |
关键词:安徽女青年,坠楼,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