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人生智慧

90后女孩“毒辣”的眼光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23 08:2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记得贾平凹先生在什么场合说过一句话:“文学创作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他的意思,在这个领域新人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作家内心总是充满危机感。

  确实,谁要想在这个领域,总是如常青树,总是宝刀不老,甚至总是“领衔主演”,恐怕非常之困难。即使你在这个领域某个方面矗立起了一座后人无法超越的山峰,但并不因此妨碍别人,矗立起另一座山峰。君不见,从古到今,一部文学史可以说是峰峦叠嶂,气象万千。如果创作者,总想要保持“霸主”的地位,看不得别人超越自己,既不利于新人的成长,也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因为过分地苛求自己,智小而谋大,压力太重,是容易患忧郁症的。

  文艺评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不断挖掘、发现和推介文学新人。我们的社会应该给文学新人更多的登台亮相的机会,文学期刊、媒介也应更多地关注新生力量,而不是成天追求名人效应。有的期刊,只要是名家来稿,什么“烂稿”都用,最终只能毁坏自身的品牌形象。我新近发现,对于当下那些一线代表作家,无论是表扬和批评,都已经意义不大。你表扬他,他不在乎,长期的表扬已经让他们感觉麻木了;你批评他,他马上像气球似地蹦起来。假如有的人拥有类似当年江青那样的权力的话,可能就会不择手段地把你“灭”掉。因此,对这类人,最好保持沉默,敬“鬼神”而远之。

  这是《文学报·新批评》创办近两年我的最大心得之一。当我明白这一点时,已经并正在付出很大的代价。当然“代价”也是财富,我从来不吃“后悔药”。接下来,《新批评》会用相当多的版面给文学新人。第一个被关注的文学新人是一位90后女孩,名温方伊,南京大学影视文学系大四本科生。还在去年,她还是大三学生,在母校110周年校庆时,编创了一出话剧《蒋公的面子》。这出话剧一上演,便好评如潮,引起久违的轰动效应,从去年5月,连续演出到今年4月,已经演出几十场,场场火爆,常常一票难求。现正在全国几个城市巡演。

  故事很简单,民国时期蒋介石兼任中大(南京大学前身)校长时,请三位中大中文系的名教授吃年夜饭,三位教授围绕去还是不去赴宴,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子”,心中充满了“纠结”。同样是“纠结”,但各有各的心态和理由。“面子”和“里子”、精神追求和现实利益,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由此而揭示出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

  这是一部喜剧,剧场里笑声不断,乃至有人情不自禁地鼓掌。在喜剧效果的里面却又蕴藏着深刻的人文思考。走出剧场,我一直在想,类似温方伊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完全没有民国社会的经历和经验,她是如何找到民国时期文人的心理感觉的?一位正在读书的学生,用如此“毒辣”的眼光穿透那些教授五脏六腑,我真有点替南大的教授们捏一把汗,不知道她同样会用什么样的眼光(X光)来穿透他们呢?

关键词:南京大学,民国时期,90后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