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最光荣”别只是说说而已
一般来说,劳动者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所说的劳动者,指向一般都是体力劳动者这个狭义的概念,比如普通的一线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 近期,有两个热点新闻因为这个狭义劳动者的概念“偶然”关联到了一起。一则是,沉寂多年、曾经因卖猪肉闻名、现在为养猪公司的“屠夫学校”授课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重返母校为学弟学妹讲座,他的开场白是:“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另一则是,原人大校长、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纪宝成痛陈时下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直指:尽管口头上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但事实上,“市长市委书记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 一方面,是劳动者的自轻自贱(陆步轩后来表示这个开场白带着开玩笑的意味,但不可否认,这个玩笑遵循了时下社会的一般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是在弘扬职业教育方面,权力者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社会的底层和上层,在以下这一点上似乎达成了默契:在言辞上将劳动神圣化;而在行动中,对劳动敬而远之。 尽管诸多媒体藉陆步轩事件重申“劳动者最光荣”这一“真理”,但言语的批评是最容易的。而纪宝成之问则是对诚实者的拷问:如果不是出于无奈,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成为陆步轩那样的人吗?你愿意让你的孩子主动选择职业院校吗? 如果对“崇尚劳动”这一观念作简单的历史追溯就会发现,我们对劳动的看法有天然的缺陷。现代以降,从“劳工神圣”到“劳动者最光荣”,我们似乎一直给予劳动者以尊敬和礼遇。但需注意,如果反观中国的文化传承,无论是“士农工商”的四民论,还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陋见,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很少得到过真正的重视。固然,曾经有一段时期,八级工可以享受大学教授的待遇,工人、农民曾经是令人向往的职业,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普通劳动者的“黄金时期”,是通过政治外力施加的,不是源于深刻而自发的理念认同。 因为缺乏历史传承,因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强大阻力。掩耳盗铃、含糊其辞,都无益于国人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也无助于从根本上扭转职业教育雷声大雨点小的现实。 曾经有一个很开明的朋友,谈到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他言之凿凿,说绝不会干涉女儿对专业的选择。但在女儿填报志愿时,他却食言了。问他原因,他说,我实在不能容忍因为喜欢宠物,她“居然”一心想报考兽医专业。 兽医专业有什么不好?但是,必须承认,传统和社会偏见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从来都是一个很务实的民族,社会价值观的坚守,一旦遇到现实或习惯势力的挑战,常常会面临“叶公好龙”式的尴尬,哪怕他是市长或者市委书记。面对媒体,市长或市委书记是社会价值观和制度的代言人,而面对自己的子女时,他只是一个现实甚至功利的父亲。 扭转根深蒂固的传统偏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扭转的开始,一方面是正本清源,改变在教育、晋升、就业等方面的制度性歧视;另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给劳动者以应有的尊严和待遇。一个现实的例子是,在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广东深圳地区,要想“跻身”高职学院,甚至需要交纳不菲的赞助费。 可以预见,在中国,陆步轩们的心酸史不会短期结束,职业教育也将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偏见未扭转之前,我们需要时刻铭记的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因为,说到底这是对人的尊重。(刘志权) |
关键词:职业教育,劳动者,光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