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不能回娘家?亲情咋抵不过陋习
家住山西晋中的詹女士今年春节过得很不爽,本来应该合家团圆的春节,却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习,离婚的她带着孩子在宾馆过了一个除夕。记者发现,出嫁的女儿不准在娘家过年的风俗在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天津等许多地方都存在。(2月6日《京华时报》) 过年过年,过的就是阖家团圆。但像这位离婚女子这样,在大年三十无奈离开娘家或到外面过年的,在北方农村应该不在少数。这样的新闻让很多网友感到不可理喻:都什么年代了,还恪守这样的习俗?陋习胜过亲情,太无知了;可悲!亲人的舔犊之情竟抵不过一个陋习…… 面对这样的陋习,也有人说过年就是过年俗,如果什么都不讲了那还叫过年吗?中国人的“年”的确有太多的习俗和讲究,越是在过年的时候越是看重习俗,否则就会觉得一年里哪都不痛快不吉利。比如在北方很多省份,出嫁的女儿不仅在除夕不能回娘家,都要等到初二才可以回娘家,有的地方说除夕看到娘家的灯,会罢了娘屋的根,也有的说会把娘家的旺火带走,尤其是娘家有哥嫂或弟妹的,会格外看重。类似的陋习不仅在过年,在立春那天出嫁的女儿也是不能在娘家的,因为春比年还大,否则会穷娘家的。 不能不说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里,有的是具有传统文化意味值得继承发扬的年俗,而有的则是陋习是糟粕。一些陋习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已逐步消亡,而有的则至今仍然还在盛行,尤其是在农村。其原因一是过去女人地位卑微,对女人歧视,出嫁的女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一些陋习专门针对出嫁的女人。二是一些老人要面子,怕邻居说三道四怕家里的儿媳甩脸色。 在一个富足、文明的现代社会里,这样的陋习无疑早该摈弃。春节是亲人间团聚最弥足珍贵的机会,不管女儿出嫁与否,过年了,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有亲人的地方就有家,家是温馨的港湾,孩子永远被父母牵肠挂肚,父母永远是孩子心中的家,任何习俗都不该抵过这份浓浓的亲情,再顽固的陋习都不该割裂亲人间的血脉深情。而摈弃这样的陋习靠什么,靠全社会的努力,靠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努力,靠媒体的大力宣传,靠爱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来让陋习逐渐消亡。 不知道除夕那晚新闻中的詹女士带着孩子在宾馆看春晚,内心是多么的荒凉孤独和无奈,不知道他的父母家人在看到春晚里那首《时间去哪了》中唱的“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又该是怎样的不舍和牵挂。亲情无价,让孩子回家,亲情没有走远,让出嫁的女儿燕儿般归巢吧。(直隶巴人) |
关键词:除夕,回娘家,亲情,陋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