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长城时评

人格·作为·“大记者”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08 08:0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储瑞耕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4个中国记者节。

  新闻界有句老话:记者无大小,责任都一样。这是从“责任”这个角度说的,其实,记者的“大小”是一种客观存在,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范围而言,从作品质量水平而言,从人格层次而言,记者与记者之间,总是有高下、大小之分的。

  你不能说人民日报的记者与一家企业内部报刊的记者一样“大”,也不能说甲记者时常写出“打得响”的作品,而乙记者几十年水平总也提不高,作品谈不上有影响力——两者一样“大”。同时,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小”媒体的记者具有高风亮节,经过刻苦努力写出“大手笔”的作品——成为“大记者”,另一方面“大”媒体的记者无所作为,甚至经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而被物质利益所累,做出与自己身份很不相称的“丑事”——自我沦落为“狗仔小记者”,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所以,此生有幸于从事新闻传媒事业的人,争取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记者”,从道理上讲理所当然,不仅应当,而且可以。

  那么,一个记者,何以为“大”呢?

  ——“无冕之王”,不可当真以为大,因为那是人们对记者的一种玩笑、戏称乃至讽刺。

  ——身居大报、大刊、大台、大网,不可天然以为大,因为那是职责岗位使然。

  ——或作品长而空,网上讨生活,或一味云山雾罩,套话大话,或偏于琐细,不识大体,甚至热衷于制造小道消息来吸引眼球,表面搞得很红火,不可妄自以为大,因为那些东西离开“克里空”近,而距离实际生活、真理正义、浩然正气则远。

  ——把自己放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以“老大”自居,更不可错误以为大,因为脱离了人民大众,就意味着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命力乃至生存权。

  记者之“大”,体现在:与时代同行,做社会良心,呕心沥血,写血性文字,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记者之“大”,体现在:把握大势不迷惑,服务大局不动摇。

  记者之“大”,体现在:努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大局意识非常清醒,是“大”记者的根本要求,因为记者好比是大海上航行的大船那桅杆顶上的瞭望者。时代的特点,发展的趋势,政治的规律,生活的要点,必须成竹在胸。

  服务大局是“大”记者的基本职责,媒体是社会“公器”,决不是个人的私有品。记者不可以站在个人的立场,囿于一己的私利,限于短浅的目光,不可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言不及义,背离大局,甚至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低级趣味,不可以学习不努力,思考不刻苦,采访不深入,作品浅、平、俗。

  当“大记者”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中外新闻界的成功经验都表明是这样的,就中国新闻史而言:

  邹韬奋是“大记者”,2006年6月,《求是》杂志刊出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关于“四个一批”(造就和培养出来一批政治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一批出版家,一批文学艺术家)座谈会上有个讲话,其中说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三不朽”之说,就是“立德,立功,立言”。邹韬奋当年主编《生活》周刊时,不论是编发稿件还是刊发广告,都坚持对读者负责。他认为,登什么不登什么,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看内容。内容合适、健康就登,否则,虽有重金也一概拒绝。这种做法,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我国著名的老报人赵超构(林放·1910—1992)是“大记者”,人称“三不朽”人物。他一生德行高尚,以牛为师,曾用笔名“牛之初”、“孺子牛”,专栏题饰以牛,遗体告别覆以牛,墓碑饰以牛。他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张晚报上海《新民晚报》,取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的晚报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1944年访问延安,写出了《延安一月》,堪与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相媲美。他60余年手不停笔,死而后已,写出了新闻性杂文万余篇,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真是立德,立功又立言,令人敬仰!

  在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新闻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特别注重人格意识、道德修养、社会担当、业务追求,他们不仅德行高尚,而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且有理论,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史量才、戈公振、恽逸群如此,邹韬奋、范长江如此,林放、穆青、邓拓如此,以及现当代的许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都是坚持了“三不朽”追求并且取得了成功的人物。近些年来“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中,有一些也达到了这样的层次。

  美国著名记者、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是“大记者”,他立志并且一生奋斗做一个“朝着北斗前进的朝圣者”。

  有人说:我不在乎当不当“大记者”。这就没有办法讨论问题了:一个人把自己从事的社会行当仅仅当作“饭碗”而不是事业,那么就一定不可能有高标准,高目标。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好比登山,你的目标定在山顶,那么结果也许能够到山顶,起码也在半山腰;如果你的目标定在半山腰,那么充其量到半山腰,一定就不可能到山顶!同理,如果连“当大记者”的稍高的目标都没有,那当然不可能真正去下苦功夫,也就根本不可能达到“大记者”的水平和层次,那样一来有可能当什么记者呢?恐怕只能是“芸芸众生”,“老和尚的帽子——平不塌”罢了,记者当个“中不溜”,作品当然也就谈不上出“精品”了。

  当“大记者”容易吗?不容易。它需要当事人具有高尚的人格、精湛的业务能力,需要当事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奋斗和扎实细致的工作,需要当事人丢弃许多个人利益,吃许多别人吃不了的辛苦,甚至是受不了的罪。

  但是,“不容易”不等于“不能够”,经过多少岁月的磨砺和实践的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记者”就可以锻造出来。

关键词:记者节,新闻,记者,责任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