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一身清廉之气
———三论学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 一名干部,靠什么取信于民?用什么赢得民心?总书记30多年前的“正定往事”这部生动教材告诉我们:对共产党人来说,清廉是一种无声的力量,简朴是一种有形的风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才能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不讲吃穿、不端架子、不搞特殊,穿的是褪色的旧军装,背的是普通的军挎包,铺的是满是补丁的旧褥子,住在简陋的办公室,吃在干部职工的大食堂———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简朴清廉的作风,迅速影响和有力带动了正定县的干部风气,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信。30多年过去了,这种简朴形象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忘,这种清廉品格依然让人感慨、催人奋进。“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清正廉洁是从政之本、为政之德、执政之基,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一身清廉之气,既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本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前提。党员干部有了一身清廉之气,才能修身正己、带动身边、形成风气;才能在干部队伍中树立威望、增强威信,提高权威性和号召力;只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能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以务实肯干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欢迎。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时时处处展示着清廉简朴的形象,又以清廉简朴的形象和人格魅力鼓舞、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树立务实之风,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对于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学好总书记30多年前的“正定往事”这部生动教材,就必须养一身清廉之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严格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与老百姓同甘共苦。这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真经”,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须臾不能忘记的根本。 养一身清廉之气,就必须时时反躬自问,是不是自觉做到了不为物惑、不为情迷,做到了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就必须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就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是否做到了物质生活简单、人际关系简单,是否做到了个人生活简朴、公务活动简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河北大地,产生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留下了习近平同志生动的“正定往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珍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自觉坚定清正廉洁的政治信念,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官,以艰苦奋斗克服享乐主义,以清廉之气荡涤奢靡之风,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
关键词:正定往事,党员干部,教育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