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毒生姜”,走出“毒XX”怪圈不能头痛医头
4日,山东潍坊市有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经媒体报道后,山东省连夜派出工作组到潍坊进行现场督导查处。潍坊相关部门也着手对全市“神农丹”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展开彻底调查,对违法违规销售的“神农丹”农药进行集中收缴。(5月5日新华网) 一个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每每发生事关农作物安全的事件,当地官员都会作出突击排查、集中销毁等的快速反应,而来自政府和民间的诸如“强化监管”、“源头控制”、“严肃问责”的舆论呼声更是不绝于耳。但风平浪静之后,这些举一反三的堵漏措施究竟落实几何,却很少再有下文。于是,我们就尴尬地陷入了“毒XX”怪圈。继曾经的“毒豇豆”、“毒韭菜”之后,“毒生姜”再次让人大跌眼镜。 应该说,“毒生姜”事件发生后,潍坊市作出迅速清除和销毁曾经使用“神农丹”种植的生姜、大葱,拉网式检查各类农药经营户,问责违规销售剧毒农药行为,以及帮助农民用科学方法解决农产品生产病虫害问题等补救措施是必要的。但更需追问和反思的是,此类“下毒”种植行为何以延续20多年,如果不是记者从捡拾到农户丢弃的包装袋上发现“猫腻”,这种安全隐患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有毒农作物难道只局限于生姜大葱,只发生在山东潍坊吗? 事实上,尽管“科学种植”喊了这么多年,强化“菜篮子”工程也早已纳入政府决策视野,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果蔬种植的科学指导、过程监管究竟投放了多大精力,作用几何?种子下地了,生长过程谁来管,农药售出了,如何使用谁监督,基地建成了,规范监管谁去做?不错,对于农药适用范围,农业部门有明确规定,农药使用方法,药品袋上有详细说明,但在趋利心态驱使、有效监管缺失语境下的良心“自律”,究竟能有几分“靠谱”。当“自己种的自己不吃”、消费者购买和自己食用呈“公私两条线”,已成有毒食品生产潜规则时,政府监管的极端重要性可想而知。 也许,菜农的“无良”缘于对蔬菜病虫害猖獗的“无奈”,政府的监管缺位也自有“面积大、环节多、人手少”的辩解托词,但一个长达20年的违规行为止于记者“发现”的现实,让政府的监管情以何堪?诚然,按照时下的政府编制,对菜农实施一对一的监管无异于天方夜谭,但“解剖麻雀”式的蹲点调研,“以点带面”的过程指导总不会勉为其难吧,或者说至少可以对连片成方的种植基地跟踪盯紧、织网布控。同属于潍坊市管辖、生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左右的安丘市,就做到每个镇和街道,每个社区、每个村都设有农药监管员和信息员,对农药的经营和使用实现无缝隙监管。 我们谴责“毒生姜”始作俑者的违法丧德,更应反思政府部门监管缺位的履职懈怠。“毒生姜”事件是一面镜子,如何举一反三,以科学除害取代农药治虫,尽力做到从少、合理、规范使用农药,提升果蔬无害的国民公信,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科研监管部门面前,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 |
关键词:生姜,农药,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