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保安队再次说出阶层流动的常识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优秀保安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北京大学保安队队长王桂明表示,至今该校保安队已先后培养出50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保安员。有保安员听完报告后说,“之前觉得干保安没前途,现在我觉得保安也能干出彩儿来。”(5月5日《北京晨报》) 北大保安队员的求学传奇被关注,其实并不是自今日开始。在此之前,和其他同行相比,北大保安队员更容易考取大学及以上学历,进而开始崭新人生的现象,早被不少媒体所报道过。北大常年不到500人的保安员队伍,每年却有近20人考取学位,他们中产生过研究生,有的保安毕业后回家乡当上了大学教师,甚至有一个名为甘相伟的保安,通过高考考进北京大学后,将自己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写成书《站着上北大》,时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还为该书欣然作序。 站着也要上北大,即便身处在传统认知中低至尘埃的保安岗位上,也要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命运轨迹来,北大保安队员的求学故事像极了励志小品,但它显然是不可复制的。队员们的境遇逆袭之所以发生,其实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譬如保安队对队员学习的重视传统,为此可以调整工作时间;譬如不少队员原本就是高中毕业,他们或只是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大学,或只是仅以几分高考落榜,最后不得不选择到北大做保安;再譬如北大学生看得见的成功就业给予年轻保安们的刺激。如此种种并不常见的因素,注定了北大保安的成材模式难以被广泛制造。 恰缘于此,北大保安队员传奇事迹的最大价值,更在于它再次说出了一个关于阶层流动的常识:即便阶层板结观念流行的今天,流动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其前提必然要是教育等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保安队员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距愈加拉大的今天,他们要考取大学,既要承担着相对沉重的教育成本支付;同时需要付出比城市学生加倍的努力,但一旦来到北大,一切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因为有着收入,他们无需过度考虑求学的经济压力;而宽松的工作环境、免费的北大旁听,更可以让他们接触到一流的大学师生。他们置身的,事实上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可低成本亲近的“小社会”。当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无障碍地亲近,那么“低层劳动者”保安自然也可轻松向上流动。 无障碍流动是一个正常社会的立此存照,北大保安队员们的传奇之所以足够打动人心,正在于它契合了某种蔓延开来的真实焦虑情绪。和那些可称得上不意外的“成功”的保安队员相比,社会空间里更多的其实是“无机会群体”,不少人“往往因为资源配置或制度方面的不公,被剥夺了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出现“无机会群体”的缘由固然多多,但它主要是与诸多改革举措的不够“普惠”有关,特别是教育改革。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实现社会平等的伟大工具,但于日常生活中,城乡差距、教育资源向“超级中学”的过度聚集、应试教育方向的挥之不去,总让教育改革显得太滞后,阶层板结似乎也不可避免。如此情形与焦灼之下,围观者们难免就会对北大保安的成材模式唏嘘不已。 我无意去过度拔高北大的别样保安队,我也不想去从中去发掘过多的微言大义,但保安队员们的独特成材模式,确实就像一个反证式的隐喻:要远离“无机会”,就必须从外在的资源配置和制度供给着力。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北大保安队说到底只是“典型群体”,而我们需要的,是非典型且常态的对妨碍社会阶层流动“天花板”的突破。只有这样,北大保安队员的励志故事才是可亲近的,而不仅是刊登在新闻纸上的“他们的传奇”。(王聃) |
关键词:北大保安队,阶层流动,青年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