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论道:中国大片亟待提升文化含量
国产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用不打折扣的票房成绩,一举将2012年全年中国电影票房份额从约45%推到48%,使中国电影在好莱坞大片夹缝中不失尊严地守住了领地。作为一部庶民情节喜剧片,它成为中国电影正面迎接好莱坞挑战,以独特的民族话语方式与话语态度赢得生存空间的一次重要尝试。更令人欣喜的是,《泰囧》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近些年电影业发展过程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单骑救主”的现象,一些中小成本“黑马”横空出世,力挽狂澜。 但欣喜之余,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电影产业在内部环境方面,生态链仍较为脆弱。通过10年产业改革,中国电影票房、银幕数量、电影产量等多项指标居世界第二,为世人所瞩目。但在粗放式产业增长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市场内各种未能协调的局部矛盾便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凸显出来,如电影档期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中国影片缺乏有序竞争、制片方与院线方票房分账争议较大等等。但其中最为核心和凸显的,是中国电影的文化建构问题。 当前,一些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大片文化含量亟待提高,否则难以提振中国电影文化艺术品位,彰显主流价值观。近年来电影的产业属性较受重视,因此商业大片创作与投资重市场成绩、轻电影美学的现象较为突出。2012年7月,制片费用1.5亿元、最终票房过7亿元的《画皮2》,尽管在“中国妖”这一类型片的镜语表现手段方面有较大创新,在商业营销上行之有效,但3D效果粗制滥造,画面过于血腥,美学诉求空洞虚无,被业内人士诟病为“票房最高、口碑最差”的双“最”电影。 跟风成性是导致我国影片缺少文化含量的另一个原因。对一些偶获成功的商业片进行无序复制最终变成了跟风捧杀。宁浩导演300万元投资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成功后,引发国内山寨电影之风,一时间各类“疯狂”电影纷纷上马。《失恋33天》曾以低成本小制作博取3.5亿元票房佳绩,随后“暗恋”、“苦恋”等爱情治愈系假借“接地气”名义遍地开花。经验证明,审美新奇带来的审美愉悦消逝后,必然引起审美疲劳。 实际上,作为国家“文化名片”的文化大片创作始终处于匮乏状态。文化大片应具备宏大的社会诉求、较大规模的投资、经验丰富的创作团队、划时代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对民族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对真善美进行艺术化地生动诠释。回望近年来宏大叙事的文化大片创作景况,显然离这一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一大表征就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缺席威尼斯、戛纳、柏林这世界三大电影节的情况突出,在其他国际A类电影节中也罕获主要奖项。2012年的《白鹿原》和《一九四二》等影片立足于民族历史重大变迁节点,表述了影人对家国命运的深邃思考。但总的来看,这类影片数量不多。 国内电影市场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须开掘更多内生动力,提升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心。首先是市场属性较浓厚的商业大片亟须孕育一定的文化品质,承担弘扬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任务。当前环境下,商业大片的“大”应不单体现在大投资大制作上,而应该最大范围地满足主流观影人群对商业消费与文化消费的双重需求。我们应鼓励一批具有博大民族情怀、诉诸于宏大历史叙事的大片创作,以平均年龄21岁的主流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阐释和抒展社会核心价值取向。让代表中国电影文化思想和人文观照方向的优秀作品反映民众心理诉求,对外传递能够引起文化共鸣的价值观。 其次是要综合分析“黑马”的成长环境与成功原因,摸清楚它们的成长规律,杜绝机械复制,将“黑马”培育成马群的头马,带动适应本土观影需求的中小成本商业类型片迅速成长壮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成本商业电影生产机制,呼应主流观众观影诉求。同时,给予中小成本艺术电影以充分生长空间,提升市场文化片比例。 电影与生俱来具备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只有电影创作日益活跃,电影形态日益丰富,电影文化获得包容性生长繁荣,才能完成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
关键词:中国电影,小成本,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