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委员的提案实在是“高”
首次作为政协委员的姚明不仅因为巨人身高显得“鹤立鸡群”,更因为他的明星光彩受到记者的围追堵截。同时他给大家带来了自己的“中国梦”——体育可以回归教育,真正发挥锻炼体魄、启人心智的作用。要改变原先体育仅仅是“为国争光”、“为家乡争光”的概念,使其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月5日中国青年网) “巨人”姚明站在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衡量体育运动,很不寻常,这样的提案实在更“高”一筹。 都说态度能弥补“高度”,虽然第一次参加两会,第一次撰写提案,但姚明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耗时一周独自撰写”的提案“出手就中”、备受赞赏貌似早已板上钉钉。 姚明的提案让我们恍然大悟。是啊,这么多年来,难道我们是用争金夺银来向世人展示我们不是东亚病夫?体育健儿为国争光没有错,而是错在我们国家的体育机制也被“金牌化”了。“发展体育运动”倒是履行了,但一些体育明星的素质也不见得有多高、人民的体质更不见得有多强。 在前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可学校在执行中,让我们看到的却是“空荡的操场和热闹的课堂”。孩子们长跑不敢跑,剧烈运动不敢做,越不敢做,身体素质就越差,以致很多学校将运动会视为灾祸,害怕造成“跑死学生”的严重后果。这不仅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悲哀,更是我们国家体育机制不健全惹的祸。 体育应回归教育的本源。许多世界冠军、金牌得主、体育大腕在残酷的生命极限训练比赛的背后,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教育,在这一点上姚明的感受当然是很深的。所以上大学“补课”无疑就成为姚明退役之际的一个重要选择。在学科设置上,姚明没有只读单一专业,而是选修包括新闻、金融等各种学科的“大杂烩”。足可以出看出他对知识的强烈饥渴。这正是运动员体育教育缺位的表现。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也要同期得到提升。 姚委员虽然将运动和教育割裂的状况单独指向运动员,但对于民族体育运动的担忧又何尝不牵挂在心。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何尝没有进行过探索。但是“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是被逼出来的,学校、家长和学生应该真正意识到体育启人心智的教育功能,应该去主动作为。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像姚委员这样富有民族使命感的“巨人”勇敢地站出来,带领我们去追寻体育之魂。(董张慧) |
关键词:姚明,提案,体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