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公款支持的演艺市场还能撑多久
患“行政依赖症”的演艺经营,其完结是市场化的必然 过度依赖于行政因素,注定只是一种“注血”式的经营策略,从而缺乏了“造血”功能,导致经营理念陷入死水中,这无疑是不具有稳定性的。“行政依赖症”面前,演出公司背靠行政力量大树,必然缺乏创新性意识也缺乏忧患意识,从而让演出水平和质量大打折扣。正如某位演出公司负责人所言,类似《同一首歌》的“不少歌舞晚会多年无创新,都是找个名人,加个伴舞,找几个老歌改改,荡几个秋千搞几个装置,这样演出的邀请都接不过来。” 坦白而言,当前的禁令让演出行业面临寒冬,也并非坏事。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摒弃“行政依赖症”,在市场化程度上多下功夫。不管是在创新意识方面,还是在演出水平方面,都需要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对经营理念进行根本性转型。在这方面,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必然要求演出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更多的特色,从而增加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破题的关键所在,真正迈过当前横亘在面前的这道坎。 说到底,经营理念不转变,发展必然会面临障碍和瓶颈,适应外部环境,才能分到演出市场的一块“蛋糕”。在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面前,演出公司还是要尽快转变角色,毕竟之前的“风光”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刘建国) 离开公款支撑,演出市场会更加健康 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虽然很“繁荣”,但却充满了虚假,因为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却只被少数人享受,早就被老百姓诟病。当然,公款支撑的绝不只是演出市场,包括餐饮业等等。虽然离开公款支撑,会有阵痛,但等到适应了,不难发现,离开公款支撑的市场才更像“市场”,才更健康。演出市场也是如此。 用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会让那些擅长与公款消费的单位打好关系的演出商如鱼得水,只要和相关领导搞好“关系”,赚钱根本不是问题。报道中,一位演出商,短短几年功夫,就赚得钵满盆溢。而其赚钱的诀窍就是抓住政府和国企这两个大金主。而演出的生意好,并不取决于演出的水平,而是和领导的关系,因为花的是公款,相关领导并不吝啬,只要能够请得动明星,钱根本不在乎,因此,也就衍生“熊抱”之类的笑谈。 去年8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提出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这个通知被业内称为“节俭令”。其实以前就出台过不少禁令,但并没有真正发生作用。显然,这次的禁令是动真格的,真正让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受到影响。今年4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13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称去年我国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为463.00亿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9.0%。 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的确让一些既得利益者赚钱很容易。像《同一首歌》的演出费达到700万人民币,全部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支付。习惯于靠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极不健康,不会想着如何迎合观众,不会想着如何提高演技,更不会想着如何创新。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整个演出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离开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更健康,这正是老百姓最想拥有的。(王军荣) 让文艺真正回归市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表面看,前些年各种庆典争奇斗艳,各种晚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火爆场面,是演艺市场的春天。然而,这种公款催生的火爆,就如同6124点时的中国股市,一泻千里只是时间问题。试想,观众大多是主办单位请来的,如何谈得上演艺市场的培育?演出形式、内容严重“老化”,找个名人,加个伴舞,就敢登场亮相,经常看谁不会烦?这种繁荣怎么可能持续?靠公款消费撑不起演艺市场的春天。 事实上,靠公款消费支撑演艺市场,是伪市场化改革的产物。随着国内艺术表演团体改制的深入,国有演出社团虽开始市场化转身,但背后依然靠政府输血度日。只不过是财政拨款,变成演艺服务费而已。“节俭令”的出台,虽然带来阵痛,却有利于挤掉艺术虚假繁荣的水分,斩断艺术团体改制后的藕断丝连,让文艺真正回归市场,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其实,目前我国演艺市场的寒冬,只是供需关系错位的产物。大多数演出团队紧盯着晚会、庆典等高端消费不放,而在农村、中小城市市场,却无人问津。演艺团队,只要能够俯下身子,盯住市场,就一定能够让自己走出寒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相信抛开公款消费羁绊的艺术团体,一定能够通过与市场的同频共振,真正拥抱演艺市场的春天。(薛家明) |
关键词:公款,演艺市场,公益 |